2004-02-26 19:05 星期四
太極拳的基本構想在世界任何拳術、武功、搏擊方法中是獨一無二的。我相信這是老莊哲學在拳術中的體現。用在政治上,那是清靜無爲的黃老之術,用在拳術上,便是以柔制剛的太極拳。道理是一樣的,以自然、柔軔、沈著、安舒爲主旨,基本要點是保持自己的重心,設法破壞對手的平衡。但設法破壞對手的平衡,並不是主動的出擊,而是利用對手出擊時必然産生的不平衡,加上一點小小的推動助力,加強他的不平衡。
所以太極拳講究「以靜制動」、「四兩撥千斤」、「後發制人」。太極拳不運氣、不用力。力氣的來源在於對手,我只是轉移對手力氣的方向。對手所以失敗,是他自己失敗的,他是被他自己的力氣所擊倒。如果對手自始至終保持他的重心和平衡,或者,他根本不來打我,他就不會失敗。練太極拳的人應該不會去主動攻擊別人。
世上萬事萬物永遠在變動之中。太極拳的動作看來似乎緩慢,但永不停頓,沒有一刻窒滯的時候。在建築學上,弧形的線條比之直線能負擔更大的重量。在太極拳中,速度並不是最重要的事。要旨是永遠保持平衡和穩定。
練習太極拳,推手的訓練十分重要,那是憑敏銳的感覺來捉摸到對手力道中的錯誤缺失;如果他沒有錯誤缺失,那麽就設法造成他的錯誤缺失。重要的是,自己的每一個行動中不能有錯誤缺失。只要他想來打倒我、攻擊我,遲早會有弱點暴露出來。保盈持泰,謙受益、滿招損,那正是中國人政治哲學、人生哲學中的要點。自己立於不敗之地比擊敗對手重要得多。自已只要不敗,那就好得很了,對手敗不敗.並沒有太大關係,他如不好自爲之,遲早會敗的;他如好自爲之,那也好得很。
太極拳相傳爲張三豐所創。張三豐是道士,太極拳正充分體現了道家哲學。道家哲學並非純粹是守勢的。老子重視欲取先予∶「大國者下流」,強大者不是來勢洶洶,而是積蓄力量,讓對手氣衰力竭,然後乘勢而取。
練太極拳,練的主要不是拳腳功夫,而是頭腦中、心靈中的功夫。如果說「以智勝力」恐怕還是說得淺了,最高境界的太極拳甚至不求發展頭腦中的智,而是修養一種沖淡平和的人生境界∶不是「以柔克剛」,而是根本不求「克」。腦中時時存著一個「克制對手」的念頭,恐怕練不到太極拳的上乘境界,甚至於,存著一個「練到上乘境界」的念頭去練拳,也就不能達到這境界罷。
二水按:此文系金庸为吳公藻《太极拳讲义》所作的跋言。
1954年1月17日,吳公藻之兄吴公仪与白鹤拳陈克夫比武,由于香港禁止打擂而澳门不禁,故擂台设在澳门新花园。比武被而今澳门特首何厚鏵的父亲何賢判“不胜、不和、不负”。
这场比武虽没有将中国武术打出世界,却催生了两位大侠---金庸和梁羽生。
梁羽生和查良鏞当年分別在《大公报》和《新晚报》任职,比武前后,香港民众对比武之事谈论不休,《新晚报》负责人罗孚看到市民对比武竟如此痴迷,决定在报上搞武俠小说连载。梁羽生酝酿了一天,第三天《龙虎斗京华》便见报。查良鏞也一時兴起,以“金庸”为名,將小時候听來的历史传说,铺排成繁花茂叶,写成洋洋洒洒、飄逸自如的《书剑恩仇录》。兩人开了新武俠小说的先风。
金庸的跋言,虽没有他的小说精彩,对太极拳理,也隔靴搔痒,而为吴公仪之弟写跋言,也算是知恩图报的“武侠精神”吧。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