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购书

2004-02-27 22:30 星期五

  近来通过网上书店购得书目:
  
  《中华武林英豪谱》 〈科学与人〉杂志社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1984年10月第一版 1984年10月第一次印刷 统一书号:10279。16
  《杨式太极长拳》 孙南馨编著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4年10月第一版 1994年10月第一次印刷 ISBN 7-81003-864-8/G。663
  《中国唐代三世七太极拳与剑术》 王知刚编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2年10月第一版 1992年11月第一次印刷 ISBN 7-313-01090-7/G。852。1
  《太极拳选编》杨澄甫等著 北京中国书店出版 1984年3月第一版 1984年3月第一次印刷
  《游技体操》无锡周达 述 民国初年手抄本 线装 毛笔誊写


中华武林英豪谱

2004-02-27 22:36 星期五

  《中华武林英豪谱》一书,大凡是文革后,随着电影《少林寺》放映,配合全国上下出现武术热而应景出版的。印数十万册,想大多也成了武术热中的一把火了。
  此书文字的来源,基本摘自当时的各类报刊杂志。书中收集了七十篇传奇文字,良莠不分。从津门大侠霍元甲到觉远和尚李连杰,有一代宗师孙禄堂,也有武当司马赵长军,有神力千斤王子平,也有女气功大师郭林等。
  二水权作传奇故事,姑妄言之,也姑妄听之。



杨式太极长拳

2004-02-27 22:37 星期五

  《杨式太极长拳》 一书,据作者孙南馨先生前言云:“60年代经喻润川先生指教学得此拳。喻润川先生是30年代受杨澄甫先生的高足崔毅士先生亲授”。
  有关喻润川先生从学崔毅士的经历,或崔毅士先生传承杨式太极长拳的资料,二水未得到其他相关佐证。而陈微明先生,在致柔拳社时,确实传授过杨式太极长拳。当年田兆麟先生对长拳一说,多有微词,说在杨家多年,闻所未闻云。
  概“长拳”一说,源自“十三势 一名长拳,一名十三势。 长拳者,如长江大海, 滔滔不绝也。 ”可见,十三势便是长拳。不存在十三势之外,另有长拳之说。田本《杨式太极拳老谱》载《八五十三勢長拳解 》:“自己用功,一勢一式。用成之後,合之爲長拳。滔滔不斷,周而復始,所以名爲長拳也。萬不得不有一定之架子,恐日久入於油滑也,又恐入於硬拳也,決不可失其綿軟”。这篇拳解,不但说明杨式老一辈学拳的方法,还指出老一辈之所以编制套路的一翻苦心。今人以多几套玄之又玄的套路为噱头,不知尚能体会“自己用功,一勢一式。用成之後,合之爲長拳”、“萬不得不有一定之架子”的良苦焉?
  孙南馨先生长拳名称中十字手前加“簸箕式”,也与陈微明先生同。不知杨式太极长拳始作俑者为何人?



语不惊人

2004-02-27 22:38 星期五

  《中国唐代三世七太极拳与剑术》 一书,原本没有任何价值。看封面作者王知刚先生散乱的拳架、努气的神情,就象是万籁声先生所谓的“张三丰原式太极拳”。
  王知刚先生大有“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气概,也好象是与万籁声先生“别苗头”。你搬出明朝的张三丰,我就请来唐朝的许宣平。二水儿时与邻居小孩别苗头就是这样,一个说我哥哥是解放军,一个说我叔叔是空军。好生闹猛!
   

 

太极拳选编

2004-02-27 22:40 星期五  

《太极拳选编》一书,系民国本太极拳书籍的影印本合编。
  罗集了徐致一先生1927年文华图书印刷公司初版的《太极拳浅说》、许禹生先生1921年京城印书局出版的《太极拳势图解》、陈微明先生192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太极拳术》、杨澄甫先生1931年文光印务馆出版的《太极拳使用法》四书的全部内容。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与拳法指导价值。
  陈微明先生192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太极拳术》中,拳照部分采用杨澄甫先生早年的拳照,过度动作由陈微明先生自己补拍。推手照则是陈微明先生与“大胡子”陈志进合演的。陈志进先生系田兆麟老师的学生,致柔拳社副社长,后随叶大密老师从学于剑仙李景林,功夫也十分了得。
  杨澄甫先生1931年文光印务馆出版的《太极拳使用法》中,全部采用杨澄甫先生晚年拳照。该套拳照,由董英杰先生负责拍摄,舒展大方,大气磅礴,一直被沿用至今,奠定了杨式大架的风范。推手照或大枪等照片中,有几桢田兆麟先生照片,也十分珍贵。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太极拳使用法》一书,当年杨澄甫先生原本叫叶大密老师联系出版事宜,叶大密老师见文中有“有说一力强十会 (有礼) 我说一巧破千斤(不错)”等句,文理粗略,别字较多,要求重新校正修改。这翻话经人挑拨,杨澄甫先生误解成是叶大密老师说他编的书不好了。后经解释,得以释怀。杨澄甫老师也觉得此书错误较多,也觉得叶大密老师处处在维护着杨家的声誉,就送给叶大密老师一桢照片,并题了双款。这类照片在杨澄甫先生的其他弟子和学生中是不多见的。
 

   

无锡周达

2004-02-27 22:41 星期五

  《游技体操》一书,作者无锡周达,不知何许人也?
  从书中内容看,作者应该是民国初年,某新式学校的体育老师。作者对国外的体操十分了解,介绍了美国流行的体操、德国的哑铃操等。并在此基础上编写了一本适合当时学子需要体操教材。体操分16拍编制,类似于而今推行的广播体操。此书对研究中国体操发展史有较高的价值。
  值得一看的是,作者根据生活中的各类使用巧力的动作,编制的劳工体操,诸如徒手划船操、打铁操、推磨操等,颇合太极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