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拳发困,是怎么会事

2004-03-19 14:50 星期五

  呼吸:
  最近的一段时间,练拳总是昏昏欲睡,打不起精神来。以前练完拳精神为之一振,可是最近却像睡着了一样,是怎么回事啊?请教,帮帮忙
  
  另,我的一个朋友刚学拳,每次打拳都是哈欠连天,怎么回事啊?
  
  二水居士:
  二水初学拳时,由于用劲方式不当,没有去除身上的拙力,练完后也发生过乏力,缺少精神的现象。一般来说,练拳有了气感后,乏力现象就逐渐消失,精神会越练越饱满。
  练拳一段时间后,也许三五年,也许六七年,也会出现另一种现象,就是练完后提不起精神,想睡觉。这是意念运用不当所致。在初学“以意领气”时,一般而言,不要过于的强调去牵引对手的中轴,先学会用自己的意念去领自己的“气”,便利其心后,再慢慢的去领对手的“气”。
  在拳架中也是如此,先用意念去指导自己的身体如何带动自己的四肢,再去用自己的意念指导如何让自己的四肢末梢带动周遍的气氛。
  老年人练的那种拳,就不会有这种现象。因为,作为一种锻炼身体的手段,老年人一般不会去学练过于强烈的意念,他们的练功方法,是以内气在身体内运行为主的,不与外界发生交流。
  
  呼吸:
  谢谢二水先生!
  1.你说的就是我存在的现象,我练拳已有6,7年,最近刚学了,稍节领劲,(就是每一动都是手,脚先领劲)拳架刚熟练,就出现了发困的现象,另外,在打拳的过程中感到眼睛无着落,是否也是一个原因,有人说眼睛也有开合。如何理解?
  2.你说的“先用意念去知道自己的身体如何带动自己的四肢,再去用自己的意念指导如何让自己的四肢末梢带动周遍的气氛”,这句话如何理解,意念引导的先后顺序,有什么奥妙
  3.以前看过你的一个主页,“二水说拳”挺好的,现在找不到了,还有吗?还有很多问题想请教,不好意思,以后会常来麻烦你的。
  
  二水居士:
  你以前去的有“二水说拳”的主页,是这个网站的雏形。“二水说拳”栏是二水在网上的一些回帖。很多回复只是针对网友的一些问题,回复即时性的,而今看来不是很成熟,因而就剔除了。
  本网中,在“太极图文”栏有我的一些文字,请提宝贵意见。
  
  在众多的太极拳资料中,很少有谈到意念训练的文字。二水也在琢磨中。一般而言,意念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在平时习练拳架时,象你所说,“稍节领劲”,就是很好的训练意念的方法。
  我说的“先用意念去指导自己的身体如何带动自己的四肢,再去用自己的意念指导如何让自己的四肢末梢带动周遍的气氛。”不是说“意念引导的先后顺序”问题,只是强调不要急着用意念去遍布周身,先将自己练饱满了,自然会有遍及周身的的东西出来的。老拳论“候形布气”说的很好,先“候形”才能“布气”的。
  
  “眼睛无着落”说的很形象,有段时间,我也有过。后来学着将眼神内敛(相当于气功所说的“内视”)渐渐的就不是很累了。习惯了眼神内敛,久而久之,便会发现闹后勺似乎就长了眼睛。在练功行架时,眼睛的余光仿佛是从耳根向周边幅罩着的。后来二水看到有关“坤六断”的一种说法,说是要将两只眼睛从中断开,也许讲的就是这种练法。
  
  恭喜兄,你的这些问题,照“坤六断”的说法,是在练上丹田时所特有的现象。
  练下丹田时,注重的是两肾从中断开,意思是要关注命门穴的所在。练中丹田时,注重的是两乳从中断开,意思是要关注背后神道穴的所在。两只眼睛从中断开,闹后勺神府穴附近就会有感觉,“虚领顶劲”的要义也就在此了。
  
  “稍节领劲”问题,很多人过分注意手指,其实头是身节之稍,脚趾是根节之稍。这些稍节相互呼应,有了着落了,多注意步法中脚跟着地与脚尖着地的区别所在,多注意瞪脚与踢脚、起脚(也叫分脚或翅脚)的不同作用,多注意拇指与食指、小指在不同拳架的作用,“稍节领劲”也就比较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