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圆相济
圆:完整一气,浑厚灵便
有些拳友问我,老师,我们的太极拳与太极操、太极舞蹈之间本质区别是什么?我们四川有位女的,很神奇,她编了一套“三星堆太极拳”,你们网上查查,可以查得到的。她发现三星堆遗址发掘出来的人物造型、舞蹈动作非常漂亮,她就编创了三星堆太极拳。我们国家武术院也编了很多太极拳的比赛套路,也是纯体操化的,有些直接跟艺术体操嫁接起来。不管怎么样,我们也不去评价孰优孰劣,你也甚至可以与芭蕾舞结合起来,跟现代舞结合起来,你可以千变万化,但是,关键在于,我们的拳,跟他们的操,跟他们的舞蹈,归根结蒂的区别在哪里?!我们不能简单的说,24式简化太极拳就是体操了,陈氏太极拳就是拳了,我的85式就是拳,你88式就是体操啦。这种简单的划分,没有说服力的。多一招少一招,多一个动作,少一个动作,并不能来界定你是拳你是体操。也不能说比一下,谁赢了就是拳,谁输了就是操。这也没有理由的。
我个人认为,太极拳之所以称之为太极拳,首先必须理解太极拳里的阴阳。太极拳,一举动,阴阳皆无有不动。
那么,阴阳是什么?最简单的来讲,所谓阴阳,我还是把思路再放开去来讲,阳是什么呢?阳,就是太阳,是太阳给我们带来的能量。中国古人的思维非常质朴的,古人认为,太阳的能量---阳,是以风的形式来作用于我们的。阴是什么呢,阴是月亮。月亮对我们身体的作用,是通过水的形式来发挥作用的。譬如潮汐变化是与月亮有关的,飓风是以太阳有关的。所以古人讲“风水”,其实就是讲阴阳,讲的是阴阳两种能量对我们的作用。风水,并不是简单的只是请个阴阳先生,看块坟地,看看阳宅方位啊什么的,这仅仅只是古人“阴阳”的一个极小的部分。这且不谈。
再从另一角度我们来探讨阴阳。中国古人讲的阴阳,其实是一个非常基本的哲学概念。看得见的,有形的是阳的。反之,无形的,看不见的则是阴的。这是一个层面的。第二层面,即便是有形的,看得见的之中,太阳光照得到的部分,是阳的,太阳光照不到的一侧,是阴的。阳中之阴,还有阴中之阳。凡此等等,非常多层面上,都能分清阴阳。
我们来谈一己之身。手这一侧(手臂、手背长汗毛的一侧)是阳的,这一侧(手臂内侧、手心不长汗毛的这一侧)是阴的。胸腹是阴的,腰背是阳的。头的后脑勺是阳的,脸部是阴的。同样,腿上长汗毛的一侧、脚背是阳的,腿上不长汗毛的这一侧、脚心是阴的。
我前面讲的“坤六断”,眼球属阴的,胸部的乳核属阴的,两肾属阴的。从这三个层面从背后,由后向前的伸展开来,而中轴虚灵之后,像是张三丰的“丰”字,将三个层面从中断开了,所以是“坤六断”。
好了,我们重新回到太极拳层面来讲阴阳。我们的间架中,躯体有形的部分,三大节:两手、躯体、两腿,这是属阳的。当然,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中国古人习惯于这种类似西方数理象限的分析方式。相对三大节,与三大节相关联的人身体周边三大块空间,这是属阴的。我们行拳走架,倘若能象在游泳池里一样,将整潭子水鼓荡起来,这就是太极拳了。老拳论讲“鼓荡”,鼓,击鼓,鼓一敲击,“万物郭皮甲而出”,声音从皮甲从散发出来,这就是鼓。荡是什么?将一块石头从宁静的河面上扔下去,水波荡漾,层层涟漪泛起,向四周扩散。不管是鼓,还是荡,在行拳走架中,鼓荡,讲的其实是看不见的东西在运动。而舞蹈也好,体操也罢,只是讲究手足高低斜正侧仰,一号位、二号位,仅仅是肢体语言,他们只求体位的变化,他们不求与之相关的空气的运动。
我所讲的太极阴阳球,就是为了保证我们在运动肢体时,三大节的运动,必须带动周边与之相应的三块空间的运动。这就是我这次来槟城第一天所讲的内容。这就是太极阴阳球中“方圆相济”的“圆”的概念。圆的概念,能够帮我们身形变得完整一气,变得浑厚灵便,但是还是缺失“尖锐”的成分。所以我又讲了一个方的间架。
方(尖锐):布形候气,与神俱往
三角锥体的间架结构
方的间架,我是从双手合十的“拜佛”式开始讲的。
这个动作,比较简单,便于我们理解,几个要求做到后,身体是不用力的。首先是合掌,掌根不要离开,十指竖起来,尽量不要斜。胸口空间尽量撑开来。当年杨澄甫老师身上,可以挂五个人的。拳里没有这个动作的,但我们可以在川字步里去体会这个动作要领。川字步中,双手虽然没有合掌,但是意思上依然需要有合掌之意。老拳论有说“形松意紧”、“有其意无其形”,虽然双掌没有合在一起,但是意思上要有相合之意,也还是要将刚才的三个要点做好,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基本间架。这个间架形成后,我喜欢说,这是一个三角椎体的结构。象立体几何学一样,头后靠,与整个腰背乃至后脚,像是一个底座,这一点(前手食指根节与中节间),分别与头、两肘、两肩、两胯里根、两膝盖内侧、前脚涌泉、后脚踝骨等,分别划上虚线,像是造桥时的斜拉索。像是大山脚与槟岛之间的大桥,有很多斜拉索拉着。这些斜拉索拉上后,就构成了三角锥体的间架结构了。那这一点(前手食指根节与中节间)是身上所有点线面构成的间架的交集点,势之所向。
我们中国人喜欢说一个“势”字,起势的势,不是式子的“式”,是势力的势。势是什么呢?势是物理学里的一种能量,我们的物理学里有个名词叫做“矢量”,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称呼的。弓弩,矢也。射箭里的矢,它是一种有方向的能量。譬如河流由上往下的流动,这是一种势,自来水,高压水枪,一拧动,水冲出来了,这就是势。势,是由形所体现出来的,但是势,本身是没有形的。我们过去常说“形势一片大好”,中国人的政治报告,总是喜欢说“形势一片大好”,形,是看得见的,势,是看不见的。但是,虽然看不见,这势一定是存在的。势,是由形态所构成的一种趋向。你们炒股票吗?(拳友哄笑)股票的大盘指数,股票的涨跌大势,是上行还是下行,这就是势。虽然从大盘指数走势的图中,看得到高低起伏,但是实时炒股时,其实究竟是涨是跌,这种“势”,其实是看不见的。一支股票,虽然前期的走势是明确的,但是明天究竟是涨还是跌,其实是看不见的。这种可供预测的趋向,就是势。如果已经露形了,谁都看得见了,那就是形。
形势之外,太极拳讲究的还不只是这个,因为势是可以把握的,形,是能够做到的,太极拳最难的是要训练“得机得势”的“机”。
《太极拳论》说:“太极者…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发动所由,气运之变化为机。我们做生意说,要把握机遇。这机遇,是看不见的。倘若谁都知道能赚钱,谁都看到有钱赚了,这绝对不会是机会。大家都觉得有钱赚的时候,你也投进去了,那肯定亏本的。善于赚钱的人,一定是得机得势,知人之未知。谁都看到有钱赚了,那一定是想让你掉进去的圈套了。
机、势、形三者,讲的就是这个概念。太极拳里,我们要讲求得机,要讲求得势。徐灵胎说:“人有心,当其未动,全无所见;一有感触,而心即于此见端矣,所谓机也”。机,是天地万物动静(阴阳生息为之动静)之将发而未发、预动而未动的端倪,反映于人心的一种感触;机,是万物萌动状态的端倪;机,是人心于万物动静的观照和感触。邵康节说:“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说的就是阴阳消长的机。天地万物动静变化,是阴阳生息的过程。《易经》诸象数所阐述的,便是这一动静变化过程中,阴阳消长的规律。因而,把握了阴阳消长规律,也就能够明了太极之理。
戴震戴东原先生,甚至将是否能认识动静变化过程,是否能把握阴阳消长规律,来作为界定人与其他动植物的根本区别。他认为动植物虽然也有“知、觉、运、动”,但“百物之生,各遂其自然”,而人“能明乎于必然”,“人则能扩充其知至于神明”。
扯回来,再讲三角锥体,我们通过形体的布局,目的是把握这个势。三角锥体,后面底座大,前面一点是小的,就能造势。有人问田兆麟老师,太极拳与少林拳的区别是什么,田兆麟老师说,少林拳是拿着一根棍子,拿一根自来水管砸你一下,这是少林拳。太极拳呢,将这根水管摆着,不动,方向瞄准了,水龙头一拧,水冲出来了,这是太极拳。田兆麟老师民国初年做过消防员,以前我们不叫消防水枪,我们叫水龙。田老师讲的非常形象。我们汉朝时的一册书叫《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里有谈到越女剑法。两千五百年前,吴越交战,越王勾践输了,为雪亡国之耻,卧薪尝胆。范蠡为勾践献了很多计策。其中一个计策,就是范蠡从绍兴找了一个女的,我们越国的一位民女,剑法非常高超,越王问她剑法之道,越女讲了一整套道理,其中有一句说:“布形候气,与神俱往”,就这八个字,讲的非常精到。几乎讲透所有内家拳的要义。布形,一块布的布,喏,我们这里正好有姓布的,布嘉俊。呵呵。布形的布,是布阵列局的布。身体各个部位,也要布阵列局,调定妥当了,候气,候是等候的候,伺望迎候。形体调定妥当了,气,便自然形成了一种氛围,这氛围,就能显露出“势”来。然后,与神俱往,神之所向,势在必得。太极拳老拳论有“以意行气”、“以气运身”,这一层面所讲的,整个身体不只是要求做到外三合,内三合要领也在里面了。
长方柱式的间架结构
有了这个三角锥体的间架之后,为了便于与拳架结构,我又讲了一个长方柱式的间架结构。不管你是练哪种拳架,你始终想象着,在自己的身躯里面,两肩、两胯、两肘、两膝盖,这八个点之间,内置一个长方柱。我喜欢说,这八个点之间,似乎抱着一棵方的树,而且想象一下,这棵方形的树,是铁皮做的,而且铁皮的温度是有高达摄氏2000度的,有了这样的意念,有了这样的想象,你的肩胯肘膝,就会由内而外的打开来了。这种“内开”,帮助我们将间架打开了。这是有形的。有形的身躯打开了之后,相应的无形空间,也自然打开了。我们平时的运动形式,一定要保持这个无形空间的运动,我们才能保持这个间架的完整及稳定。这是一个“方”的基本间架。有了这个基本间架之后,我们可以一节节的散开来,甚至可以完全舒展开来,譬如单鞭的动作,双手没有交集了,但是两肩、两胯、两肘、两膝盖之间,依然要保持这个长方柱式虚拟的高温铁皮树。这个“方”的间架,非常重要。
前几天,虽然我只花了一天时间来讲解“圆”的间架与“方”的间架,但是这个方圆相济的间架非常重要。这是一个大的观念性的概念,是一套非常重要的观念。虽然这不是一套训练方法,纯粹只是一套理念,但是,就是这套理念,你每天抽空去想一遍,去随意的比划一遍,我说是随意的比划,而不是苦练。每天有找点、找线、找面、找球,到三角锥体、长方柱体,甚至将三角锥体、长方柱体一节节的分散开来,然后试试,能否一举动,就能让相应的空间也运动起来。平时你们自己的拳架里,不妨单独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单练,能否将这个方圆相济的太极球,内置入你的身躯之中,甚至将这个太极阴阳球运动起来。这样的练法,你一个星期,一个月,半年的训练下来,时常会有不一样的感悟,你整个身体状况一定会有改观的,你甚至对太极拳的整体理解,也会有改观的。
间架是固定的,间架要变成拳架,就要研究间架的运动方式。
二、运动的层次(间架的运动方式)
我第一天来跟你们谈到的“运动的层次”,就是帮助让固定的方圆相济的间架,如何进退裕如的运动起来。
你们初次看我行拳走架,你们一定没有信心学完这套拳架,这么复杂!这么多动作!而且每个动作的运动方式,似乎与平时看到的杨式拳势截然不同。其实,不用担心,拳架里的每一式势,其实都可以分析出所包含的基本运动元素。我认为太极拳,不管是有多少招数,就像是学英语,这么多的英语词汇,据说英语应该有十几万的单词是吧?我们大家估计也不会去关心究竟有多少单词,但是归根结蒂就是只有26个字母。26个字母,可以组成这么多单词,数个单词又可以组成更多的词汇,那么太极拳的基本“字母”是哪些呢?相比而言,太极拳更加简单。我认为太极拳只有四个单词。第一是内动,首先,作为内家拳,需要训练的是内脏器官的运动;第二,脚踝骨的运动;第三,中轴的平整移动;第四个,胯不动转腰。你随便做一个太极拳的动作,都可以分析出这四个单词来,除此之外,只是一些细小的要领。大体上把握了运动的这四个层次后,你不妨将自己的拳架逐一拆招,每一动逐一的拆开来,哪个动作的内动需要注意什么,哪个动作侧重的脚踝骨运动的,哪个是中轴需要平整运动的,哪个动作需要注意腰与胯的相对分离,需要侧重胯不动转腰的。倘若你们能从这一层面去分析自己的拳架,你们对拳的理解就上了一个层次了。这是我这次来槟城给你们分享的第二点内容。
三、训练的体系
第三部分,我跟大家分享了一套训练的体系。平时我们可以抽些时间,每天来训练一下。那就是行功式静中动的十三式。点击阅读更多太极拳教学体系的归纳和整理内容。
行功式,是叶大密老师创编的。叶大密老师是非常神奇的一个人。他晚年常常自嘲说,我是老特务。这话怎么讲呢,我们简单来了解下叶大密的生平:
叶大密老师,浙江文成人。宣统元年从清政府的江北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参加的却是反清排满的辛亥革命。民国军阀混战时期,他一开始是浙军第二师第八团团参谋长,军阀孙传芳入浙,夏超委任浙江省省长后,叶大密升任省长夏超的秘书。为响应北伐,叶大密老师被派往上海,以组建武当太极拳社之名,联络当时在上海的革命政府特务委员钮永建、吴敬恒等人,并收集刺探相关孙传芳的情报。所以,初期的武当太极拳社,其实是个特务机构。后来,很可惜,拳社刚成立不久,他的直系上司,省长夏超却被孙传芳杀了。他的军政身份就被掩藏了。后来蒋介石统一全国后,叶老师就不再从军从政,而是一门心思的练拳、教拳了。但在上海法租界开设武当太极拳社的过程中,他心里事实上依然没有闲着。他开始结交共产党左联的一些文艺界人士。譬如田汉、阳翰笙等,田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词作者,他们两人也跟叶老师学太极拳的。当时田汉等人想以电影的方式来宣传他们左联的主张,叶老师就帮助他们去协调解决问题。叶老师有位表兄,是上海大亨黄金荣手下的大弟子,叫严春堂,堂是土地堂的堂,严春堂原本就是贩卖鸦片出身的,黄金荣集团一大半的鸦片就是由他经手的。可想而知,他实际上是黄金荣财阀的经济支柱。叶老师就跟他开玩笑说,你这个“堂”,是土地堂的“堂”,终究与“烟土”脱不了干系。不妨做些雅事。于是就动员他投资电影行业。1932年艺华影片公司成立,严春堂改名严春棠,土地堂的堂改作了棠棣之花的“棠”了。他自任经理,让叶老师出任创作部主任,于是,叶老师力邀田汉、阳翰笙、夏衍等一大批左翼人士参与编创拍摄。当时很多明星都在艺华麾下。象“东方大力士”查瑞龙等。当时查瑞龙也拜叶老师为师学练太极拳的。
在清朝时反清,在军阀时反军阀,在民国时结交了共产党。叶大密老师凡事都有先见之明,能见人所不见,知人所不知。这或许便是叶老师太极拳造诣的高妙之处吧。
所以,到了解放后,他知道自己的处境会很难,于是就在1951年元旦,关闭了他的武当太极拳社,他从此不再公开授拳。他于是就一心从事导引推拿。他被聘为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官员。叶老师的导引推拿一直很有名。在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滩,他能依靠他的导引推拿,随便出入于黄金荣、杜月笙家,因为他的医术非常高明,黄公馆、杜公馆的家眷,身体违和,都会请叶老师来导引推拿的。解放之后,上海的一些共产党干部,也都知道叶老师的医术,也常请他诊疗。叶老师发现,一些简单的病,导引推拿可以手到病除的,但是遇到一些脏腑器官的病,只靠导引推拿就很难。这些共产党干部,以前生活环境不好,很多人脏腑器官有器质性疾病的,这些根子里的毛病,按照中医的说法,是阳虚的病,这些疾病很难只靠推拿导引来根治的。中医讲虚症分作阴虚与阳虚,阴虚是指器质原本很好,使用不当,保养不妥,积劳成疾。阳虚是指先天薄弱,器质原本就不好,娘胎里就有了问题的。叶老师发现,这些器质性的疾病,纯粹的依靠导引推拿效果不理想,而是需要经过长期锻炼,进而来改善自身体质的。于是叶老师就编了这些行功式,来善意的欺骗这些人,他说这个式子可以治疗高血压,这个式子可以治疗心脏病,这个式子可以治疗肺炎、肝炎等等。而这些人于是也饶有兴趣的跟着练了起来。经过一段时期的训练,没想到这些行功式的效果真的非常神奇。这些人的体质也逐渐的得到改善。
所以,叶老师到了晚年,他就叫上金老师,说你要把这些行功式整理成文字,说这些行功式日后还是有益后人的。于是金老师就为叶老师整理了这些行功式。行功式共计57式,《传心录》里都有记载的,金仁霖老师从头到脚帮我理过一遍。但我也不是每一式都练的,通常我就练静中动13式,动中静15式。纯粹从健身角度而言,静中动13式足以养身健身了,而且减肥效果也非常理想。我从将近180斤的体重,练到而今的这个模样,减掉30几斤。金老师曾开玩笑说,你不能公开去宣扬太极拳能减肥,否则你会忙不过来的。其实金老师说这话,不是说去反对倡导减肥,而是他对这套行功式减肥效果的绝对自信。
而行功式中,内动与伸筋拔骨的效果,在推手中,对于拳技的提高也非常有效。前几天,我们一直在训练这13个静中动。(13式静中动属于课程内容里的“乾门功法”。)
这13个行功式,我通常是分成三组:无极、纯阴、纯阳、合太极为一组,迎春、开合不二、岁寒、平开式为一组,虎视、致中和、大鹏展翅、静岳为一组,另外,流中留,综合了上三组的要领。
所有的行功式有两大训练要领。第一,内动。所有的行功式我们都是配合呼吸来增强内脏器官的运动。单就这一点而言,你在家里也可以训练,坐在车里也可以训练,躺在床上也可以训练。行坐立卧,处处时时,我们都可以来训练内动。这对身体非常有好处的。第二点,行功式能够帮你训练每一关节的对拉拔长。
中国古人说“筋长一寸,寿长十年”(拳友更正:筋长一寸,寿延十年),嗯,寿延十年。为什么筋骨的对拉拔长能够延年益寿呢?我以为,每一关节的对拉拔长,涉及到气血与经络。古人说“气”,说“经络”,因为看不见,西方医学不承认有经络。西医讲究实证,人体解剖开来,一看,没有经络,所以就认为没有经络的存在。但是,从最为基本的生活常识来看,我认为是有气血与经络的存在的。譬如说,我今天手心热了,或者说手心冷了,我热了、凉了,我有知觉的,你一摸我的手,你也知道的。但是你倘若去问一个西医,西医一定没法给你一个合理解释的。从西医的实证出发,他给你拿个体温计一测,不管你是手热还是手凉,体温是一样的。正常的人,只要你没有炎症,你感觉手热、手凉时,在体温计上显示的应该是常温:36.5℃~37.℃。但是中医就不同。你手热你手凉,中医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你手心热了,气血通畅,你手心冰的、凉的,气血不通或气血不足。
好了,那么气血是什么?!我们汉朝开始,我们古人已经将人体身上的气血、以及气血的通衢---经络,理的非常的清楚。身体里的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三四十二,手上六条、足上六条合计十二条脉络,这叫十二正经。十二正经,像是河流,像是中国大地上的河流,都有明确流向的,从青藏高原发源,流经哪些省份、流经哪几个城市,最终汇流入海。十二正经也是这样,十二正经发源的青藏高原就在人体的脏腑器官里面。中国古人对脏腑的理解,喜欢讲五脏六腑。由五脏发源的经络是属阳的,手三阳、足三阳就发源于五脏。六腑呢,发源于六腑的经络是属阴的。手三阴、足三阴就起源于六腑。十二正经所流经的那些身份、那些城市,就是我们常说的“穴位”。十二正经流经的都有明确的穴位。只是就练拳而言,我是不主张去刻意对应这些穴位的。大体知道就可以了,不用刻意去一一对应的。但是有一点得明确的,手三阳是由手往里走的,手三阴则是由里往外走的。手上的脉络呈现的是“阴出阳回”的情形。倘若手上劲路阳面出来,就会顶牛。
手足与脏腑之间的关联性,就是通过经络来沟通。这就奠定了中医望闻问切的理论基础。
古人讲五行,阴阳五行,五行的行,就是流动着的“气”。古人认为,流动着的气是各有其独特的颜色,肺肝肾心脾分别归属金木水火土五行,是具有白青黑红黄的色彩。中医的望闻问切的望气,望的就是由脏腑器官流经脉络,体现在脸上的白青黑红黄五色,是否匀称。中医的补泻理论,也就是以五色之气的虚实来辩证施治的。
前面我讲了我们的身体里面有70%的水分。身体里动脉静脉的长度也远远超过长江黄河。那么这些血液循环、体液循环一定会产生能量,那么他们所产生的能量究竟是什么?这在中医里称作宗气。宗气,水谷精微化生,聚积胸中,与呼吸之气相合发挥作用的气。元气,先天之本,藏于肾中的气。手热,手凉,就跟这宗气有关的。那么由水谷精微化生,与呼吸之气相合发挥作用的气,是怎么流转的,是怎么储藏的,这就是与我们内功拳密切相关的概念。李时珍写过《奇经八脉考》,你们有机会可以网上查查,下来看看。《奇经八脉考》认为:人的十二正经象河渠,意思是说,十二正经是流动的,有明确的流经路线,而奇经八脉象湖泊,用以调节河渠之盈亏。十二正经的每条河渠之间,没有沟通调剂,而奇经八脉正能调剂每条河渠之盈亏。但我认为,奇经八脉不但能调剂每条河渠自身的盈亏,还能够相互之间南水北调。所以,这个意义上说,奇经八脉更像是运河。运河能够贯通不同河系之间的水资源。譬如肺经虚弱,心包经的气血就能去补剂肺经。胆经过剩,也能去补剂三焦。昨天有人问我“泄其子,补其母”,子实而泄之,母虚而补之。损有余而补不足。实的,不应该再补,再补就过,虚了不应再泻,虚泻则不及。我父亲是中医,他曾说“人参杀人无罪,大黄救人无功”,人参有大补元气之效,病人通常是喜补恶攻,明明营养过剩,还是一味的求医生恶补。所以也常会有人参吃死人的事。其实,我们现代人,营养过剩,现代的养生理论,其实应该重在疏泄,而非恶补。疏通奇经八脉,就是就能够帮我们自身理顺补泻机制。
我们回过头来讲为什么伸筋拔骨能够养生,其实伸筋拔骨为我们疏通奇经八脉创造了条件。经络的本质是肌肉与肌肉、肌肉与骨头、骨头与骨头。肌肉与肌腱、肌腱与骨头、肌腱与神经末梢之间的空隙。伸筋拔骨之后,身体内这些空隙就会鼓胀,内在的空间就会变得舒展一些。这些空间,正是气血赖以流通的河渠与湖泊。而奇经八脉的贯通,首先得疏通任督两脉。任脉,任务的任,任是担纲、负荷之意,任脉,总任全身之阴脉,意思是全身的阴脉,是有阴脉来负责管理,负责疏通的。督脉的督,是总督的督,有察视,监察管理职责。督脉,总督一身之阳脉。就像以前英联邦国家的总督,督脉负责全身阳脉的疏通,手三阳、足三阳,都有督脉来调理。任督两脉贯通之后,通过带脉的作用,我们身上手足之间,就会有一整套完整的链接系统。这套系统有一种韧性的链接,另有一种柔性的链接,那就是跷脉与维脉,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跷脉的跷,是足字旁的,以举足,意思是类似蹄筋一样的,有韧性的一种链接。维是一种纤维状的联系,是柔性的链接。
手足之间这两种链接,正式我们太极拳训练中需要着重注意的地方,这是完整一气的首要条件。老拳论只讲四个字“完整一气”,我的师叔曹树伟老师曾写过一本太极拳著作,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的,叫做《太极拳秘奥剖析》,他书中,将完整一气四字讲的非常透彻。他说完整一气需从“上下相随”、“左右相连”两方面着手。他认为,只有做好左右相连、上下相随之后,才能做到完整一气。我们很多行功式的训练要领,你们会发现,其实就是在上下相随,左右相连中下的功夫。一周来,我们虽然还没理完第一节拳架,其实,第一节拳架总共十来个动作,搂膝拗步,反反复复就有五个。拳架中称之为“拗步”的,也就只在搂膝拗步这一式中。那么为什么叫“拗步”呢?可想而知,除此之外,都是顺步。顺步是什么呢?我们人其实习惯于左右向的链接。譬如左手与右脚的链接,右手与左脚的链接。同样,你与人接手,只要你手一搭,你就能感受,对手的双手分别是与他的左右向的双脚相链接的。(叫几位拳友轮番上来示范)你看,只要一接他的左手,他的右脚就顶上了,接着他的右手后,你看他的左脚就使上了劲。但是,你不要左右向的去接他劲,你接着他手后,分别往他同一侧的双足试试,你看他就接不了劲了。任何一个顶牛厉害的人,你只要掌握这个规律,你只要往他同一侧接劲,他的双脚就接不了劲了。这同侧相链接的,才叫拗步。一般的人只会左右相连,同侧的上下相随,就很难做到。拗步就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阴维脉是由内而外的沟通,阴跷脉是手足上下的联通。拗步的关键就是内外、上下的链接。老一辈编拳一定有他的理由,他们绝对不会毫无理由的重复编排动作。
要做好内外、上下的链接,就必须肩胯里根竭力的内抽、内缩。我建议你们不放去买一册孙禄堂先生的书来看,不管是形意、八卦还是太极拳学,他的书都要求我们做好肩胯里根竭力的内抽、内缩。这肩胯里根的内抽、内缩,这竭力两字,才是最为根本的心法。
你们问我一多庐,这“一多”两字怎么理解?“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但从拳术技法而论,千招百招,何其多呢,这肩胯里根的竭力两字,就是“一”。跟我练拳十来年的人,从第一天开始,我叫他们的就是这个“一”,十来年后,其实我还是反复在跟他们讲这“一”。“一就是多,多即是一”。你们一周的课程,其实是浓缩了我平时几年的课程内容了。我跟金老师学了十来年,他说太极拳其实只有四个字,叫做“里开外合”,他甚至还说,再简单一点,里开外自合。意思是说,做到“里开”了,“外合”也自然做到了。也就是说,我跟他每周风雨无阻的往返上海嘉兴十来年,其实也就向他学了两个字“里开”。怎么里开呢?不就是肩胯里根的竭力内抽、内缩吗?我们这套拳所有的拳技要领,都是以里开为基本原则的。你们再回头复习一下这周来的训练课程,我其实所有的训练要领,都是以训练“里开”为重点展开的。
好了,今天这一课,我把前面一周来的课程内容做个回顾,也算是做个小结。谢谢大家一周来的陪伴,谢谢大家一周来轮流的招待。谢谢。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