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太极阴阳球(上)

主讲人:二水居士

时间:2014年3月16日

地点:大山脚 槟城 马来西亚

 

佛说,一念三千。简单的一个念想,三千的性相都具足在其中。百界、十如,多少的因缘、果报,多少的本来究竟,就存乎于一念想之中。去年年底,游志伦、钟德灵等陪我第一次游玩槟城,行程之中,槟城,来与不来,其实只是浅浅的一念,而今,槟城一多庐太极拳协会的创立,槟城,拥有了这么多热爱太极拳的拳友,拥有了你们这些真心喜欢杨式叶派太极拳的拳痴。这一次,我又有幸能来与大家分享杨式叶派太极拳的教学体系。这,又需要具足多少万万的因缘、果报,多少万万的的本来究竟呢?我的老师金仁霖先生也喜欢说一“缘”字,他说学拳需要具足“拳缘”、“人缘”。我相信这是缘,我也珍惜这份缘。

过去的一周,我与大家分享了杨式叶派太极拳的一组行功式“静中动”。通过“静中动”的训练,向大家分享了我对太极拳的认识。通过这组行功式,旨在构建方圆相济,完整一气的“间架结构”。通过这组基本功,了解作为内功拳的太极拳,以内动、伸筋拔骨为重点的训练体系。

今天是这次槟城之行的最后一课,我们来回顾一下一周来所训练的内容:

 

一、方圆相济

我们先来谈谈间架的概念。譬如这幢房子,几根柱子,几根梁,通过一些榫卯结构,搭建成了这座房子。这就是间架。倘若没有了间架,这房子就会坍塌。我们再来举一个最简单,最极端的例子。大家都知道纸板箱,纸做的箱子,纸张是很柔和的,它根本不具备任何的承载力的。但是,一旦做成了纸箱子,人就可以踏上去了。为什么呢?因为纸张一旦做成了箱子,就具备了间架,方方正正的。  

 但是,方方正正的间架,不会动的,摆着是可以的,却不便于动来动去的运转。所以,太极拳的间架,我认为是需要具备“方圆相济“的特质。方圆相济的间架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譬如说一个球体,球体可以任何方向,任何角度的运转,很灵活。但是,在这个球体里面,还需要再内置一个方方正正的间架。古人说:“唯方能载重,唯圆能致远”。方圆相济,才能应对裕如。所以,我在第一天,就给大家讲解一个概念,说太极拳是要在我们身体里寻找一个“太极阴阳球”。

太极阴阳球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我们需要发挥自己的一点点想象力。因为我们的身体不可能变成一个肉球。之所以说是阴阳相济的太极阴阳球,那是因为这个“球”,有看得见的部分,还有看不见的部分。我们要探求的是身体三大节,以及与三大节“相应”的三部分空间。这个空间也不是无限的空间,“相应”,指的是我的身体能够影响的,与身体三大节相关联的这部分空间。躯体的三个部分,与与之相应的三部分空间,构成了太极阴阳球。

 我们怎么来寻找这个太极阴阳球呢?点、线、面、球,寻找太极阴阳球也必须从找点开始。


1)找点

这一点,指的是两脚涌泉连线的中心点。

找点过程中,我们也会有其他的一些感悟。譬如我们平时能感知自己的两只脚,无非是两个支撑点。人一旦站立,就似乎是两脚的这两个支撑点,把整个人撑起来的。我们在无极式平行步高站式时,两脚间距要求是两肩内侧的距离。通常说的与肩齐宽,往往会理解为是两肩外侧的间距。平行步站立时,倘若两脚宽度在两脚外侧的间距,两脚就会有支撑感,而当两脚站立,相距在肩内侧时,两脚其实是放松的,使不出劲来的,两脚似乎漂浮了,像是漂浮在水面上。这时,其实脚踝骨是松灵的。而当脚踝骨松灵后,两脚就不再是依靠两个点在支撑,而是会感觉到两个脚底板像是两块面积。人在向前到前脚掌,向后到后脚跟,最后找到涌泉连线中心点,我们在前移后荡时,我们的中心线一直是在前脚掌、后脚跟、涌泉三个点之间移动。这时,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的两只脚底板,像是坦克的两条履带。我们的履带只是没有坦克履带这么大,但毕竟是履带了。

当我们两脚平复贴地后,能够感觉到两块小的面积,在维系自身身躯的平衡时,我们的稳定性就会比别人好。因为仅仅依靠两个点的支撑,当手接触对手时,对手能明确感知你力量是来自使劲支撑着的两脚跟的,这样其实是给了人攻击的目标了。而改成两脚底板平复贴地之后,虽然你会感觉两脚使不出劲来了,两脚虚了,不踏实了,没有了以往两脚撑地后,“牮柱”般的实实在在的支撑力了,但事实上这正是我们需要改变的一个观念。两点支撑着的,其实是与人攻击目标的,目标既然是明确的,对手就可以来撬动你的目标。平时在推手中,对手的作用力,一般情形下,其实只是在你的上半身。对手一般不会弯下身来扳动你的两只脚,更不会专门来扳动你的脚跟。那么,当对手来力作用在你上半身,外界作用于你上半身的力,使得你的两脚离地了,从而失去了平衡,这期间,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你的脚踝骨的紧张。如果我们来设想一下:我们的脚踝骨是两只弹簧一样的装置(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称呼弹簧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来力,一旦传导到了脚踝骨后,这个弹簧装置能上下左右前后的用弹性来缓冲对手的这些力,我们的脚底板就稳定了。反之,两脚踝骨如果是硬的,与两脚底板之间像是铁块浇注的,那么可想而知,对手的来力一定会全部作用在你的脚底板上,这样脚底板的稳定性就差了。所以孙禄堂讲过,太极拳不会是一棵树,不会是浮萍,太极拳像是小溪里的一棵水草。水草这个譬喻说的不是让我们的腰乱扭一气,水草的譬如重在说明水草的根与水草之间的关系。流动的水作用在水草上,而水草的根是不受力的。倘若要更加精确一些的说法,我喜欢讲是一根竹子。一棵树,飓风一吹或许会断裂,一根竹子,风吹过却不太会断。这关键在于竹子所具有的柔和韧性的特性,就像脚踝骨松灵之后,来自外界作用于身躯的力,因为脚踝骨的缓冲而减少了对脚底板的冲击。

第二个感悟是,我们在前移后荡时,你会发现自己的脚底板在前后向是被分作了三个部分,而左右向,其实也可以一分为二的。我们的中轴线,在两脚之间,事实上它的运动空间并不大的,当中轴线离开了两脚之间的运动空间之后,我们的脚底板就不稳定了,人就容易跌出。左右向的运动空间,就只在左右脚底板的两条中间线之间的区间。中轴在前后向的运动空间,只在前脚的前脚掌与后脚的后脚跟之间。我说的前脚掌,大约是指前脚大拇指趾根的位置,我说的后脚跟,指的是后脚脚踝骨的后侧这一位置。左右区间在两脚底板两条中间线之间,前后区间在前脚大拇指趾根,后脚脚踝骨的后侧之间,两脚之间的这块空间,这一区域,这一面积,就是我们中轴线前后左右运动时,赖以维系身形稳定的空间。

维持身形稳定的中轴线活动范围,我的老师金仁霖先生专门用了一个名词(这在其他太极拳书里恐怕找不到的),叫“际沿”,国际的际,边沿的沿。我们平时脚踝骨松灵了,这一“际沿”就放大了。

这一际沿放大了,脚踝骨灵活了,两脚底板平复贴地,也有了履带的感觉了,中轴就能在两脚底板几个点之间随意的运动了,中轴能够前进后退了,这才是我们维持身形稳定的最根本的要义。而并不是依靠两脚所谓的“五指抓地”或“入地三尺”。

如果要做好这一点,我们同时还要注意另一个概念,我刚才说了,那就是“间架”。有了方圆相济的间架,我们才能更好的保护好自身的“中轴”不受外力的制约,进而让自身的“中轴”在有效的“际沿”内活动的更加便利。倘若没有了“间架”,对手来力直接作用在我们的“中轴”线上,我们只是依靠中轴线自身的运化,那么仅仅依靠“际沿”,就不足以运化对手的外力冲击。直接化解对手对我们“中轴”所施加的来力,实际是我们身躯左右两侧的轴线。


2)找线

接下来,我们来找线:

前手的食指根节、肘、肩里根、胯、膝盖,到前脚涌泉,这是一条圆曲线。之所以说是圆曲线,意思是说,圆曲线的曲张度是可以变化的。(让阿冯来示范)想象一下,你手上拿着一把刀,或者是拿着一把枪,前后方向的曲张度可以伸缩,但是刀尖的方向或枪头的方向不能随便改变。有了这层意思,我一接触你的前手,倘若我用些力,你的前手可以随着我的来力而随其曲蓄,而虚拟的刀尖或虚拟的枪头,却依然对着我的,这样,我就会怕,会有恐惧感。你看,你还对着我,这把枪依然对着我呢,我怕的。再者,从力学角度来说,我主动用力推你,你随我推的方向而曲蓄了,你的手收缩到自己身躯附近,力气就愈大。我的手离开我的身躯愈远,我的力气就愈小,甚至已是强弩之末。我的力量已经到了极限,超出了有效作用距离了。这时,你的枪头或刀剑倘若没有对准我,我还是不怕。你看你的枪头对着那里呢,没有对准我。之所以说是圆曲线,就是要求平时前手在曲蓄时,尽量保持准头不失偏颇。我们第一节拳架“平捋、抱”之后的第一个劲路变化“截、切”,一旦曲张度变化,你看,你这就是一把枪,随着把我的劲路改变,你就直接把我的力还了出去,反作用于我了。有了这一条圆曲线,就能对中轴线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第二条线,后脚的肩、胯一直到后脚踝骨,要尽量后撤,靠足。我用力想进,你尽量后撤,靠足了,所谓阴极生阳。我就进不来了。

这两条边轴,是为了保护中轴线的。说是推手,其实是无手可推的。我的目的不是为了推你的手而来推你的手,我目的是要破坏你的中轴线,让你的中轴线离开你中轴赖以稳定的“际沿”,进而让你失去平衡。而你为了防止我来破坏你中轴的稳定性,你就用左右两侧的这两条边轴,来保护你自己的中轴。这样,我的手就自然与你的手相接触了。

好了,你一旦用你左右边轴搭起间架,来保护你的中轴线时,你身上就有了三条轴线了。这三条轴线,就像是中国汉字里的“川”字,四川的川,前手的圆曲线,就像是川字的第一笔的撇,后脚的肩、胯一直到后脚踝骨,就是川字的第三笔。川字的中间一笔,短短的,就像是身躯内的中轴线。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将川字的左右两笔尽量的写得宽一些,更好的来保护中间的这一笔。张三丰《无根树》道情有:“无根树,花正亨,说到无根却有根”,中轴虽然是不着地的,没有根,但有了间架的保护,就有了坚实的根基了。

你看你推我,你明明是双手推在我胸前的,感觉推到了我的中轴了,是吗?我双手一伸,只是一舒展,你看我有了三条轴线了,我再把间架放宽来,你推不到我了吧。


那么怎么样才能将左右两条轴线拉宽呢,这就涉及太极拳最为基本的训练方法:开肩、开胯。

开肩、开胯的拳技意义就在于保护中轴不受攻击。

那么开肩怎么开呢?关键是锁骨拉开。

前段时间,我们有训练锁骨向两边对拉开来的练法。头后靠,腰背后靠足之后,锁骨往两边拉开。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通常他们的锁骨外端是往上翘的。一些时装模特,她们的锁骨是往两边拉平的,平锁。两个锁骨拉平后,像个衣架,有了这个衣架,就能把衣服撑起来了。因为时装模特,要表现的是衣服的美,所以一定要把锁骨往两边拉开来,身形端正。

那么开胯开哪里呢?我们也需要发挥一些想象力。我们想象一下,两胯里根,好像也有虚拟的两根锁骨,也要把它们拉开来。

在医学上,你们去翻西医的解剖学书,你会发现,髋关节与两大腿股骨之间,有两根骨头,叫“大转子”。一般的人,这个位置不太有过多的运动,所以,大转子这位置往往是呈现“夹”的状态。而我们要求将这大转子撑开来,意思是让髋关节与大腿股骨之间的间距拉开来,这叫开胯。很多老年人,七八十岁,缺少运动,早晨起床,坐起来时,稍不小心,就会有大转子断裂现象。因为一般的运动形式,这个位置不太容易锻炼到,老年人缺少运动,也容易骨质疏松,大转子一旦断裂,又不太容易复原,老年人常常会一瘫在床的现象。自己的体重,就把自己的骨头给压断了,这很可惜。而我们平时在做开胯训练的人,大转子的骨密度相对会很高。我曾在网上发过一张照片,是上海已故的一位老拳家叫马岳梁,马岳梁在83岁时候的一张髋关节X光照。他的这张X光照片可见,他的大转子较一般人的大转子要长很多。边上还附了一张50岁人的X光照片,马岳梁的大转子要比他长一倍以上。一方面可能马岳梁是满族人,马背上的民族,祖上就是马背上一代代下来的,基因上讲,他们的大转子会比我们汉人稍稍长一些。倘若你懂一点看X光的技术的话,他的髋关节和大转子非常光洁,骨密度非常好,像是三四十岁中年人的骨架。一看就知道,他非常健康。所以,他后来也非常长寿,他活到98岁吧。我的博客里,你们估计还能找到这张照片的。可以去找来看看。这张照片非常能说明开胯究竟要开哪里。



这个地方拉开了,就像是锁骨拉开了一样。形成了怎么一个概念呢,就是,脚、手跟身躯之间有了一个链接。

 人类原先也应该经历过爬行史。就像所有的爬行动物,人类在爬行过程中,四只脚着地之后,一定会将胸腹往腰背贴起来,将脊梁骨拎挺来。所有的脏腑器官,仿佛是挂在脊梁骨上,跑动起来,其实是脊梁骨的伸缩曲张,带动着四只脚的协同运动。看马的奔跑、豹子的奔跑都是这样,都是依靠脊梁骨的一张一弛,来带动四只脚的运动。这样的运动方式里,脊梁骨就能发挥很大的效用。脊梁骨带着脚运动时,身躯内的五脏六腑,所有的内脏器官,都会随之而动。所有内脏器官,都是脊梁骨在带动着运动。而我们现在人,一旦直立了之后,进退只靠两脚,所有的脏腑器官都是附贴在脊梁骨旁,我们一般的运动方式,内脏器官几乎是不运动的。即便有,脏腑器官的运动幅度非常非常小。脏腑器官运动量的减少,是现代人疾病的根源。

另一方面,动物的脊椎,不会有大问题。人一旦直立后,脊梁骨上就会出现两大问题:一是颈椎,一是腰椎。就像是造房子砌墙一样,从地面一块砖一块砖的砌上来,如果每一块砖都砌的很平整,墙体很直,墙体所有的重量都承受在贴在地面的第一块砖头上。就人体而论,倘若人的腰椎、颈椎都是直的、平整的,那么人身整体的重量,只是承受在两只脚底板上。因为脚底板的特殊构造,足以承受人体重量,所以不会受到任何伤害。但是,如果我们在砌墙的过程中,中间有几块砖头是不平整的,有凹凸不平的地方,那么凹进去或凸出来的这些地方,就会承受很大的重力。人的头就是这样,颈椎的三四椎因为凹凸,头部的重力一大部分就会承受在这三四椎上,因此这两椎就容易受伤。人的腰椎也是这样,腰椎的三四椎,也是因为凹凸不平的,很多腰椎的疾病,基本都是在这两椎上。人的上半身的重量,一大半就会承受这两椎上,自然也就会受伤害。那么,我们练拳,我们把肩胯打开后,其实就是将整根腰椎、颈椎节节拔伸了。

从中医角度而言,督脉也贯通了。昨天我在跟大家分享任督两脉,要造两根桥,嘴巴里,舌尖轻抵上颚,是上鹊桥,谷道上提,会阴、会阳一脉相通,这是下鹊桥。建了这两根桥之后,任督两脉虽然联成一环了,但是因为颈椎、腰椎处是凹凸的,依然是没有势能,不会循环。而当整根颈椎、腰椎对拉拔长之后,命门上面一点点位置,就形成了拱桥的最高处,这也是一根桥。中医里讲的是夹脊,经外奇穴之一,脊椎两旁胸椎第一椎至第五腰椎的两侧。这根桥一旦搭建,整根督脉就理顺了,就能总督全身之阳脉了。



我们常说“先天返后天”的概念,那么,人的先天是什么状态呢?(拳友回复:动物)是的,象动物爬行的状态,就是我们人类的先天!我们练拳,其实就是要返回到象动物的某些运动状态。我们要假想着:手足像是动物的四肢,跟地面虚拟的着地,然后将胸腹向腰背贴去,整根脊梁骨对拉拔长后撑起来。当体悟到这样的一个状态,你会发现,你的脚不再象往常一样在迈步走路,而是整根脊梁骨会带动着你的脚。这就涉及太极拳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前面我说两只手,象脚一样虚拟的着地,两根边轴能够保护中轴了,这叫“守中”。现在肩胯打开后,中轴能够如蟒涌动了,脊梁骨会带着身躯运动了,而并不是依靠脚在蹬。脚在蹬劲,一定会是对抗的。当脚不蹬了,你会发现,你开始学会“用中”了。守中、用中。我第一天来就跟大家讲起过,杨澄甫老师的大儿子杨振铭,字守中,杨守中先生。为什么要叫杨守中呢?古人取名都非常讲究,非常有意思的。能守中,能用中了,唯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打中”了,如何运用自己的中轴,去起动对手的中轴。1928年南京中央国术馆副馆长,李景林,他是剑仙。现在电脑里能看到的游戏《剑仙》的原型,其实就是他。因为《蜀山剑侠传》的作者还珠楼主,其实也跟李景林学过剑术,他其实是用自己老师的形象来作为小说创作的原型。剑仙李景林曾讲过一句话:不管形意拳、八卦掌还是太极拳,三句话六个字:守中、用中、打中。他其实已经将内家拳的精髓给讲透了。我们需要研究的是怎么守中,怎样用中,怎样打中。

有了这个意识之后,人就形成了一个基本的间架。

 

3)找圈

为了进一步理解间架,我们来找圈。

前几天我们讲过,在两肩内,套第一个呼啦圈,腰上也套一个呼啦圈,像古人的玉带,膝盖上再套上第三个呼啦圈。你们或许看过很多太极拳书,有些会有讲到点线面球,但他们的讲法,其实跟我完全不一样的。我讲的三个呼啦圈,形成了肩上的面、腰上的面,膝盖上的面,三个面,其实将身躯三大节根节、中节、梢节三节相连了。形成督脉统领下身上三道阳脉的气圈,完整一气。昨天我在跟你们开玩笑说张三丰,这就是张三丰的“三”,乾三连,《易经》八卦里的乾卦,这是纯阳的劲。


我自己学拳的过程中,为了体悟纯阳的劲路,也有反复的。我练拳架一段时间后,金仁霖老师认为我悟性太低了,难以理解拳势中的诸多劲路的变化,他就说,你先将拳架扔一旁,先学刀架吧。我就跟老师练刀了。当时我家里有一把刀非常重,三斤半多吧。一开始我练刀,根本拿不动刀的。而当练熟刀架后,我发现刀变得非常轻了。这个时候我才发现,原来刀架练的就是刀背劲,人的腰背竟然与手中的刀背相连了。倘若是轻刀,一手在握,你不会觉得有压力,刀身重了,你不能随便的一握,你必须将身形调整妥当,而手只是轻轻的扶着刀身罢了,当双手只是扶着刀身时,你会发现,其实是你已经在调用全身的腰背劲在使唤这把刀了,这便是所谓的以身运刀。而反过来,重刀又能帮你领劲。以身运刀,而不是以手拿刀,什么意思呢?譬如你身体加了三点五斤重量,你其实是不觉得其重的,而你手上拿了三点五斤重的刀,不要说三点五斤,就是你拿着两瓶矿泉水,你也会觉得很重。拿着矿泉水,走远路,很累,但是身上涨了三点五斤肉,一下子是感觉不到的。这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练刀,就是要将刀变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刀也成了手臂的延长。这便是练刀、练器械的最重要的目的了。我自从练了刀后,突然就开悟了。我知道我金老师的厉害之处了,他其实时时关注着你身体的感悟程度与接受能力。我练了刀后,找到了乾三连纯阳的劲。从此之后,拳架里面很多变化,也开始逐渐理解了。

张三丰的“丰”是什么呢?其实“丰”,三字中间一竖,易经八卦中乾坤的“坤”,坤六断,中间的一竖,其实就是中轴线拎起来了。一个是完整的,一个是中轴虚灵的。坤字,中间是虚中的,因为虚中,中轴开始流离在身躯之间,中轴开始活了,中轴就能如蟒涌动。好了,张三丰,其实就是张乾坤,张三丰,其实就是张阴阳。这只是一个代号,中国古代修道人喜欢叫的一个代号罢了。所以你会发现,中国历史上,张三丰非常长寿。其实是非常多的张三丰串联起来了。一直从元末到民国年间。

 我说的这三个圈,网上也有人问我,是不是汪永泉的三个圈,魏树人书里说的三道气圈,你们不放去对照一下,与我讲的也完全是两码事。


4)找球

我说三个圈的目的,还在于寻找第四个圈。

找到了第四个圈后,就能找到自己身躯三大节与身躯周遭之间相应的三大块空间之间的感觉,这是我要找的空间。这就是找球的概念了。

这种空间感找着了之后,你会发现我的一举一动,就能带动这周遭的空间运动。你们看我行拳走架,只要你们留意观看,你们就能感觉我拳势所及的周遭空间,都会有涌动的感觉。当然,空间的动,平时是不太能看出来的,但是一定能感觉得到。我要的就是这种感觉。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譬如我们身处一个游泳池中,倘若你只是手动脚动,那么手脚的局部动作,最多只是起些小水花罢了。倘若你是中轴带着身躯,完整一气的运动,你的意念想方设法有将这潭子池水,整潭水都鼓荡起来,是不是会有感觉,整潭子水都会涌动起来?

空气与水,本质上其实一样的。只不过两种物质质量、比重不同罢了。无非是一个比重轻,一个比重重一些。

 我要重新回过头来梳理我们杨家传抄老拳谱,32目的老拳谱。32目老拳谱说,太极拳是一种知觉运动。

知、觉、运、动四字:觉是大梦初醒。睡着的时候,天一亮,眼睛一睁开,醒了,这是觉。手一触碰,热的,手一碰凉的,一吃,甜的,咸的,这就是觉。所有外界的事物在身体里面,脑子里面,大脑皮层产生的第一印象,这是觉。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一碰热的,为什么热的呢?原来这水是刚烧开的,一碰,冷的,哦,原来是加了冰了。一喝甜的,原来是加了糖,咸的,哦这菜里盐放的多了。你知道原因了。这就是知。我跟你推手,觉得你力气很大,哦原来你身躯间架很完整,一碰手,你的手松的,甚至有些丢的,原来你的梢节没有领起。这就是知。运,譬如我们来看这棵树,从地下的养分吸收,枝干的传导,到长叶子、开花、结果,我们那里,一年有明确的四季,每个季节,每棵树的景致都不一样的。春天长新叶了,开花了,秋天果子成熟了,冬天很多树都会纷纷落叶了。非常明显。你一看树叶,就能知道是什么时节了。你们这里,常年如夏,看不出有多大变化的。但每棵树,一定是从地下汲取营养,到开花、结果,树的内在一定是在动的,只是我们看不到罢了。我们人身上,所有的动脉、静脉,血液一刻不停的在川流不息,始终不停的在流动,身上的血管串流起来,可能比中国的长江黄河还要长,但是,我们感觉不到它在动。血液循环的落差,就其相对值而言,或许比长江黄河的落差还要大。水的流动可以产生能量,这些血液的流动,也同样可以产生能量的。但是,我们感觉不到这些能量的产生及流转。身体中的血液循环,血液之外还有其他的体液,人体大约70%的组成比例是水。这70%的水,不可能是一潭静水、一潭死水。这些水时刻在运动着的。但是我们不感觉其动。很多人说练气功,会有气感,能感知气从那里流到那里,我常说,你连自己的血液循环都感觉不到,你能感知气的流动吗?我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我更不相信凌空发劲、隔山打牛之类。这且不谈。一个人不可能去感知自己的血液、体液的循环,倘若他能感知血液体液的循环了,他最多活一个星期,就会死掉。

明明在动,为什么感知不了呢?32目老拳谱说,这是因为“人性近习远,失迷固有”。理学家戴震说:“凡相忘于习,则不觉,见异焉,乃觉”,他还举例说:鱼,鱼在水里,它一定感觉不到水的存在的。如果鱼能感知水的存在,这条鱼也活不长了。人也一样,人也感知不到空气的存在的。人倘若能感知空气的存在,你一定会感觉很不舒服,你感觉空气,就像你身处游泳池感知水的存在一样,你肯定是不舒服的。短时间是可以适应的,一天到晚,你在空气中就像感觉在水里一样,你会感觉来自空气的压力,你肯定不舒服的。戴震说:“鱼相忘于水,其非生于水者,不能相忘于水也”。那么,通过太极拳的训练,并不是一定要去感觉这些感觉不到的,不是让我们去感觉血液体液的循环,而是让我们自身的感觉更加敏感一些,更加精爽一些。知别人所未知,觉别人之不觉。《太极拳论》云:“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两人一搭手,我能知道你的力大力小,能知道你的劲作用在我哪个部位,你劲的方向是朝我哪个方向来,你的劲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劲源在哪里。

太极拳训练,拳架也好,推手也罢,太极拳不是为练拳而练拳,而是一整套“知觉运动”的训练体系。32目老拳论也谈到这一点:“要想还我固有,非允武,无以寻运动之根由,非允文,无以得知觉之本原。是乃运动而知觉也。”戴震认为,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由“精爽”进到“神明”的过程,“精爽”的过程,先自知,后知人,尺寸分毫,由尺及寸,由寸及分及毫,允文允武、允圣允神,乃至“阶及神明”。阶及,这“阶”就是一架楼梯,太极拳就是这样一架楼梯,让你通过一整套太极拳的训练体系,行拳走架、刀剑推手,最后一步步的朝着“神明”的方向爬上去。老拳谱最后假借张三丰之口,说太极拳是“以假修真,以武事入道”,张三丰意思是说,我不是有意要编一套这么难学的拳架来折磨你们,我只是提供了一架楼梯,让你们通过拳技的训练,一步步往上走,“能如是,表里精粗无不到,豁然贯通…尽性立命,穷神达化…天道人道一诚而已矣!”

这是一百五六十年前的杨家太极拳老拳论。这一拳论非常完整,非常具有教学学层面的的拳学体系。

那么,人具备了这样一个阴阳相济的球体之后。呵呵,我的脑子常常天马行空的,现在再扯回来,刚才讲了找点、找线、找圈、找球。我们用自己的身体寻找到了一个阴阳相济的太极球了。有了这个阴阳相济的太极球,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将这球体,前后、左右的运动起来。当然,这些点、线、面、球的概念,其实只是“指月之手”,或者说无非只是搭建太极高楼时的脚手架。

找球

 

我要重新回过头来梳理我们杨家传抄老拳谱,32目的老拳谱。32目老拳谱说,太极拳是一种知觉运动。

知、觉、运、动四字:觉是大梦初醒。睡着的时候,天一亮,眼睛一睁开,醒了,这是觉。手一触碰,热的,手一碰凉的,一吃,甜的,咸的,这就是觉。所有外界的事物在身体里面,脑子里面,大脑皮层产生的第一印象,这是觉。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一碰热的,为什么热的呢?原来这水是刚烧开的,一碰,冷的,哦,原来是加了冰了。一喝甜的,原来是加了糖,咸的,哦这菜里盐放的多了。你知道原因了。这就是知。我跟你推手,觉得你力气很大,哦原来你身躯间架很完整,一碰手,你的手松的,甚至有些丢的,原来你的梢节没有领起。这就是知。运,譬如我们来看这棵树,从地下的养分吸收,枝干的传导,到长叶子、开花、结果,我们那里,一年有明确的四季,每个季节,每棵树的景致都不一样的。春天长新叶了,开花了,秋天果子成熟了,冬天很多树都会纷纷落叶了。非常明显。你一看树叶,就能知道是什么时节了。你们这里,常年如夏,看不出有多大变化的。但每棵树,一定是从地下汲取营养,到开花、结果,树的内在一定是在动的,只是我们看不到罢了。我们人身上,所有的动脉、静脉,血液一刻不停的在川流不息,始终不停的在流动,身上的血管串流起来,可能比中国的长江黄河还要长,但是,我们感觉不到它在动。血液循环的落差,就其相对值而言,或许比长江黄河的落差还要大。水的流动可以产生能量,这些血液的流动,也同样可以产生能量的。但是,我们感觉不到这些能量的产生及流转。身体中的血液循环,血液之外还有其他的体液,人体大约70%的组成比例是水。这70%的水,不可能是一潭静水、一潭死水。这些水时刻在运动着的。但是我们不感觉其动。很多人说练气功,会有气感,能感知气从那里流到那里,我常说,你连自己的血液循环都感觉不到,你能感知气的流动吗?我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我更不相信凌空发劲、隔山打牛之类。这且不谈。一个人不可能去感知自己的血液、体液的循环,倘若他能感知血液体液的循环了,他最多活一个星期,就会死掉。

明明在动,为什么感知不了呢?32目老拳谱说,这是因为“人性近习远,失迷固有”。理学家戴震说:“凡相忘于习,则不觉,见异焉,乃觉”,他还举例说:鱼,鱼在水里,它一定感觉不到水的存在的。如果鱼能感知水的存在,这条鱼也活不长了。人也一样,人也感知不到空气的存在的。人倘若能感知空气的存在,你一定会感觉很不舒服,你感觉空气,就像你身处游泳池感知水的存在一样,你肯定是不舒服的。短时间是可以适应的,一天到晚,你在空气中就像感觉在水里一样,你会感觉来自空气的压力,你肯定不舒服的。戴震说:“鱼相忘于水,其非生于水者,不能相忘于水也”。那么,通过太极拳的训练,并不是一定要去感觉这些感觉不到的,不是让我们去感觉血液体液的循环,而是让我们自身的感觉更加敏感一些,更加精爽一些。知别人所未知,觉别人之不觉。《太极拳论》云:“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两人一搭手,我能知道你的力大力小,能知道你的劲作用在我哪个部位,你劲的方向是朝我哪个方向来,你的劲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劲源在哪里。

太极拳训练,拳架也好,推手也罢,太极拳不是为练拳而练拳,而是一整套“知觉运动”的训练体系。32目老拳论也谈到这一点:“要想还我固有,非允武,无以寻运动之根由,非允文,无以得知觉之本原。是乃运动而知觉也。”戴震认为,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由“精爽”进到“神明”的过程,“精爽”的过程,先自知,后知人,尺寸分毫,由尺及寸,由寸及分及毫,允文允武、允圣允神,乃至“阶及神明”。阶及,这“阶”就是一架楼梯,太极拳就是这样一架楼梯,让你通过一整套太极拳的训练体系,行拳走架、刀剑推手,最后一步步的朝着“神明”的方向爬上去。老拳谱最后假借张三丰之口,说太极拳是“以假修真,以武事入道”,张三丰意思是说,我不是有意要编一套这么难学的拳架来折磨你们,我只是提供了一架楼梯,让你们通过拳技的训练,一步步往上走,“能如是,表里精粗无不到,豁然贯通…尽性立命,穷神达化…天道人道一诚而已矣!”

这是一百五六十年前的杨家太极拳老拳论。这一拳论非常完整,非常具有教学学层面的的拳学体系。

那么,人具备了这样一个阴阳相济的球体之后。呵呵,我的脑子常常天马行空的,现在再扯回来,刚才讲了找点、找线、找圈、找球。我们用自己的身体寻找到了一个阴阳相济的太极球了。有了这个阴阳相济的太极球,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将这球体,前后、左右的运动起来。当然,这些点、线、面、球的概念,其实只是“指月之手”,或者说无非只是搭建太极高楼时的脚手架。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