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
  • Blog
  • /
  • 史事人物
  • /
  • 宗师境界 艺慰苍生 ——缅怀太极拳学家慰苍先生金仁霖老师

宗师境界 艺慰苍生 ——缅怀太极拳学家慰苍先生金仁霖老师

二水老师有一篇文章《太极拳界的正眼》,梳理记录了金仁霖老师的生平、学艺和教学的若干经历,读来倍感亲切又饶有趣味,文中的金仁霖老师其人其艺其德都令人神往。坦白讲,我有些嫉妒二水老师能够在研习太极拳的道路上,在最好的年华遇上最对的老师,这究竟需要积累多少的福报,多少的殊胜而又恰如其分。


太极拳是我儿时的念想,不知从何时起,太极拳的种子就深根在我的内心,我也像二水老师一样,也一直想碰到遇到寻找到我心目中的“太极拳的正法眼藏”。从大学到毕业,从毕业到工作,从简化太极拳的二十四式,到四十九式、五十六式,再到名声在外的陈氏太极,又回到家里不知何时就有的杨氏太极八十五式,期间也遇到过几位太极老师,有推不动的,有上手就让你失去平衡的,伴随着家中关于太极拳的书也越来越多,然而无论在书本上还是在我的遇见中,我的困惑和我的渴望都没有释怀。


一次网络的闲逛,我搜索到了网名花前病酒的博文《大宗师的境界》,欣然读后,始知有一位金仁霖老师以匠人之心,延续着太极拳一脉的教学和传承,他的教法似乎卓然不群,让我好奇;他的只言片语又有直指人心的魅力,又让我深思。我动念想要有缘拜访一下这位老师,碍于暂时无人引见,不好贸然行事。然而在花前病酒的博文的中后段我不时看到有关“二水”的文字,不知此“二水”是否是彼“二水”,因为“二水”两个字对我来说并不陌生,说来也有缘,我在2008年已闻“二水”之名于网络,印象中“二水”是为太极拳爱好者,收集有关“太极拳”的资料极为丰富,想不到此时的“二水”已得列金仁霖老师太极门墙,执弟子之礼。惊且喜中,我想找关于更多“二水”的文字,最终寻觅到了《二水居士拳学札记》系列文章,掩卷读罢,深知模糊印象中的“二水”已经找了他心目中的“太极拳正眼”。


2016年8月5日起,我到嘉兴,求学于二水老师的一多庐,走进一多庐的那一刻开始,我便在练拳间隙,在喝茶聊天时,在二水老师的指点分享过程中,时时从二水老师口中听到金仁霖老师的名字。于我而言,我的老师常常念及他的老师的点点滴滴,可见二水老师和金仁霖老师的感情至深,我被感染也被感动。于太极拳学而言,我在和二水老师以及其他一多庐拳友的推手、行功和自我练习体悟中,常常惊叹于金仁霖老师所传之细,所传之切,所传之真,我逐渐感到,金仁霖老师其实不仅仅是二水老师一个人的老师,也不是一多庐某一个师兄、拳友的老师,而是每一个热爱杨氏叶派太极拳,皈依杨氏叶派太极拳人共同的老师。从此,我在情感上已经和二水老师,和一多庐众多的拳友,和每一位杨氏叶派太极拳的练习者于金仁霖老师紧密相连。

2016年以后,金仁霖老师业已年迈,作为后学不便打扰。我常常也只能通过文字和视频完成对金仁霖老师形象和拳艺的拼图,手边《金仁霖太极拳论文选》、《太极传心录二种》、《慰苍先生金仁霖太极传心录》三本金仁霖老师的著作,时常翻阅,对比平时自己所练,二水老师所教,一多庐众多拳友所反馈的,常读常新,不时有所领悟。我印象中有三个片段感受尤为真切。


二水老师提到“脸如大象卷鼻,腰如鸡鸣卷尾,纳气如吞大川”,相类似的聊天涉及这个主题的我遇到有三次。这三句出自《苌氏武技书》,也是二水老师在学拳过程中,金仁霖老师细心提点之处,二水老师感慨“当时豁然开朗”。于是我特地到《苌氏武技书》中找原文对照,而使我感慨万千的是,原文的位置其实很不起眼,散落在文中、段末,如果不是金仁霖老师提点,二水老师口授,练习者很容易忽略,然而在练行功式时,有此三句,抽靠贴沉就会意趣渐浓。这是我第一次惊叹于金仁霖老师所传之细。


二水老师在《二水居士拳学札记》中记录了一段轶事,有一次金仁霖老师拜访刘晓东先生,在金老师问他观杨澄甫老师演拳,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刘先生说“摆”字,钟摆的摆。在金老师看来,或许正是这个“摆”,冥冥之中,让金仁霖老师彻悟了杨家太极拳的一个重要法则。二水老师说在2003年初,在嘉兴瓶山,第一次观赏金老师演拳,也就在无极式稍一站定,金老师一个前移后荡,二水灵魂深处为之一振,似乎有一种无形的能量,直指二水内心的。从此这套拳让二水心仪不已。一开始读罢这段文字,我甚是不解,对于一个“摆”字,两位老师为什么都会有如此深的体悟,同时又心心相契?经过一段时间纯阴纯阳的动作练习,我能逐渐感知到,这个“摆”的前提其实需要中轴的灵动,而练出中轴的基础起码要做到三点一线贯穿,加上二水老师讲的挂和沉,我的理解就是要有提垂之意,而那个“摆”,正是当年的金仁霖老师深有感悟后的以心传心,是整劲加松灵的凝练。于金仁霖老师而言,一个“摆”字,足以!这是我第二次惊叹于金仁霖老师所传之切。


在练习静中动行功式,第一节拳架部分和刀架过程中,其实我有很多疑问,其中疑问最大的是如何真切地感知中轴和开肩开胯。细读过金仁霖老师的《太极传心录》有很多启发,其中试译“里开外合”一文读来感受尤深。记得二水老师提及,他有一段时间特别醉心于练习无极式站定,双手平覆前伸,由下而上做开合动作,我的理解其实就是由里而外的裹翻,是金仁霖老师“里开外合”的践行。还有一次,二水老师在示范刀架时,反复几次更正我起式两肘微微外撑的动作,我领悟到,两手外撑,那么人身左右何尝不需要外撑呢?这不正契合金仁霖老师要讲的“里开即外合”之意吗?由此,我处处留心,时时揣摩,这里开不仅有前后,有左右,也有上下,有节节之里开,也有层层之里开,慢慢地身上有了些变化,虽然这只是点滴的改变,但我欣慰和惊喜的是,这些点滴的改变是实实在在的。读过太多的太极拳文字,只有金老师的字里行间,透过二水老师的口传心授在我身上起了作用,这是我第三次惊叹于金仁霖老师所传之真。


心念处,总有缘。作为太极拳后学,相信我和金仁霖老师是有一定缘份的,不在此念,也会在彼念,不在空间,也会在时间。从一多庐微信群得知金仁霖老师仙逝的消息,我就决定将这份心念,这份缘份化作心香,带去我的敬慕,我的哀伤和我的告别。在尤汨大哥的细心提示下,大巴转地铁,打的加步行,终于来到了金仁霖老师的斗室,点上三根香,礼做九扣首。和二水老师几句寒暄,静坐在金仁霖老师熟悉的书架旁,我的脑海里闪过曾几何时的楼梯间,斑驳的墙面,还有我置身的在二水老师微信上常常看到的,好像很熟悉的桌椅和局促的空间,那时那刻,好像我要告别的不是一位素未谋面的老人,而是一位耳提面命很久,嘱咐叮咛很多的亲人,我知道那是我被二水老师手拉着金仁霖老师,情同父子的画面感染感动的情绪,在特定的空间,在特定的时间酝酿,弥漫……


人越来越多,我起身走到外间,和一位长辈简单的攀谈起来,后来得知是金仁霖老师的早期弟子顾明德老师,顾老师问我,年轻人啊,你怎么和金老师结缘的?我说是因为二水老师。顾老师会心微笑,不停点头,我看着周围熟悉不熟悉的面孔,人来人往,刹那间顾老师的微笑和点头直指我的内心,原来金仁霖老师是花盛开,自芬芳,我会来,他会来,而你也会来。


在最后的告别仪式后,我转身要踏上回程,看到二水老师迎面站在那里,两眼泪红,我轻轻地和二水老师握了一下手,虽无言,但我能理解二水老师的哀伤和不舍。生者寄也,死者归也,金老师一路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