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居士太极体悟录(下)

41、神分阴阳

“精”属阳,“气”属阴,而统帅“精、气”的“神”,又分阴阳。


属阳的神是意气奋发的。若见高人,一式站桩,他的意气便张扬四周,似乎周身皆属他的领地,所谓“气压天风吞海雨”,使得旁人无法近身,这便是属阳的神。武禹襄《太极四字不传秘诀》所称:“敷、盖、对、吞”得神之阳。


属阴的神,是指收敛入骨、神情内敛、眼神内聚的神。见高人行功走架,所谓“若轩辕古圣,端冕垂裳,如昆刀刻玉,但见浑美。”所谓“端凝拙朴的古佛之容,欹正收放的自然之态”指的便是这种属阴的神。李亦畲《撒放秘诀》中的“灵、敛、静、整”得神之阴。


“敛神听细雨,满身轻灵意”何等境地!!


42、大块文章

前些年游黄山,见黄山美不胜收、妙不可言、幽不能笔、雄无可比、奇不能状之时,刹那,眼前一亮,见一摹崖巨石,上写“大块文章”四个苍劲大字,我由衷快感,一并喷发。而同为天下美景,桂林就少了这种意味。初到桂林,心中为之一惊。半小时过后,眼睛开始有些疲倦。看厌了,几乎象是民国期间,南京中央电台的女播音员的语调,同样的频率、同样的语气、不分句读的念读文章。


走边了名山大川,我开始感悟到,太极拳何尝不是象黄山一般的“大块文章”呢?  


看太极高手行拳走架,就如同登游黄山,欣赏一篇“大块文章”!


文章有段落,太极拳也同样如此;文章有句读,太极拳也复有句读;文章有情有景,行拳走架何尝不是如此!文章气势磅礴,太极拳亦如浩浩长江。文章有问有答,行拳走架也应与天地、白云、花草相呼相应......


初学太极拳,师父总说要“绵绵不断”“一气呵成”,其实,这是对“小学生写作”的要求。练拳三五年后,就应该开始注意“大块文章”的段落、句读、层次、意境....


倘若,我们还是象小学生一般的“绵绵不断”“一气呵成”,那么,我们只是练了一个动作,而不是一套拳,我们只是讲了一句谁也听不懂的长句子,而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太极拳分三节,就想文章有三个段落。每一段落,均是另起一行,空两格行文。行拳走架也复如此。每一段落结束,神情必须有一个交代,不能“绵绵不断”“一气呵成”下去。神情向谁交代?向天地、白云、花草交代。你应该舒展你的意气,再开始你的第二段行文。


每一段落,有十几句、乃至几十句话组成。每一句话的结束要么是句号,要么是问号,要么是感叹号。太极拳的每一节中,也有不同的式组成。每一式的结束,你的神情必须有一个交代。劲路略作停顿,意念无限放长。每一个意念都能表达你对拳的理解。


一句完整的话,有时有几个逗号,也不能“一气呵成”。行拳走架也同样如此。太极拳中的每一式中,有几动或十几动。每一动之间,要有“折叠”劲,要有“顾盼”意。所谓有上必有下、有左必有右。上提寓下意,下沉上拔劲。左顾听右,右盼思左。


如此行拳走架,你会觉得太极拳太难。我打拳十年,没有一遍是我满意的。正象我的文章,写了之后,不再有看的勇气。


我想,太极拳的魅力也在于此吧。文章千古事,太极拳何尝不是如此?!


43、双龙戏珠

我一直喜欢吴鉴泉的拳照,以前对其曲中求直总有些似是而非的概念,何基洪师讲解杨式叶家拳的起势时,令我毛塞顿开。


“脚踵--会阴--百会”一线与“涌泉--会阴--聪门”一线,交叉于会阴,在拳势的阴阳变换下不时的转化。犹如双龙戏珠。滔滔长江便由此而波涛汹涌,发放、引化也由此而随心所欲。守中藏中也便得心应手。所谓“吸之以踵”也迎刃而解。

二水案 :此文在网上发贴后,上海一位原先师从王壮弘老师的拳友,将文字意思转述给何基洪师,何师说,不是这个意思。特地托何师的关门弟子周浩来告诉二水。而那位拳友从此跟从何基洪师学拳了。今年五月,二水去上海,见过何师、周浩以及那位拳友,二水讲解了自己的意思,得以释疑。可见,对文字的理解,也仁者见仁的。古人说,全信书,不如无书。大概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脚踵--会阴--百会”一线与“涌泉--会阴--聪门”一线,其实与金仁霖师讲述的“人体倒钟摆”一理,是一个轻微的摇摆过程,而不是两条中轴同时的支撑。

44、顾盼有序

顾盼二字理解容易,体悟实难。以前每见何基洪师行拳,动则如灵猫捕鼠,印象之深,而始终不得要领。黄山回来,我发现拳中一切灵机全在“顾盼”二字。从呆若木鸡到灵猫捕鼠,关键在于是否领悟“顾盼”二字。 


顾盼在上下相随、左右折叠、前进后退间,顾盼在每一动的转换间,顾盼在每一式的变化间,顾盼在动静之间,顾盼在劲断意连间。有顾盼,拳始有灵性,有顾盼,拳便生发气势。 


顾盼二字,虽只是对眼神的描述,其实全在耳朵与眼睛的相互转化之间。 


何基洪师说,每见行拳数十年,不知耳朵在拳中的妙用者,无法入门。苦口婆心矣。


45、鼓荡无常

“鼓”是一种古军乐。《周礼·鼓人》中载:“以金淳(三点水改为金字旁)和鼓,以金镯节鼓,以金铙止鼓,以金铎通鼓。”


鼓,历来在战场上充当号令。《春秋繁露》曰:“大旱雩祭而请雨,大水鸣鼓而攻社,天地之所为,阴阳之所起也...故鸣鼓而攻之,朱丝而胁之,为其不义,此亦春秋之不畏强御也...”


后来也演变为演奏乐器的动作。《小雅·鹿鸣》云:“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荡”古有两字:其一,是上汤(繁体)下皿,意思是水在器皿上煮沸的状态。其二,草头下一繁体的汤。意思是生满水草的池塘或浅水湖泊。这儿取上汤(繁体)下皿的荡。意思是平静的水面,在某种作用力之下,产生向四周、上下翻腾、荡漾的状态。 


可见,鼓是鼓,荡是荡。不能鼓荡不分。鼓荡两字连在一起,用来解释太极拳理,原本是十分形象的,而今误解甚多。在黄山,听何基洪师讲解演示拳架中的几个常见动作,我似有所得。然一时也茫然不知其要。这些天,反复重现他的行架神情,我发现问题的关键是“鼓”“荡”二字。 


鼓是演奏,荡是乐声的传播。鼓是投石于水面,荡是水面运行。鼓是器皿加热,荡是水的沸腾.....鼓是因,荡是果。得矣。 


在拳中,鼓是敛、是整、是合、是凝;荡是通,是空,是散,是透。鼓是“涌泉-会阴-聪门”一线,荡是“脚踵-会阴-百会”一线。 


鼓荡是两轴生息变幻的结果。鼓荡无常,拳便气象万千。 


了明鼓荡,始知吞吐。海纳百川,才能气吞山河。 


46、圈内圈外

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几乎成了庐山的广告词。 


他的诗一改他谱词时的豪放,而以理趣见长。这也许就是中国文人品性的双重特征。诗言志,文人历来认真待之。词写风花雪月,可以尽情的张扬作为个体人的个性特征。中国古代文人,在他们的诗词之中,出圈入圈,把玩着太极。 


庐山可以做如是观。因为庐山是置身其内的玩法。


黄山则不同。登临黄山,不但有小天下的感觉,所谓“岱宗逊色”,而且顿生无我忘我的境界。所谓“超乎象外”。


没有了“我”,何来“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看”。何来“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识”呢?大凡黄山归来,不只是“黄山归来不看岳”,而是“登黄山,天下无山”。除却黄山,人间无仙境矣。 


究其原因,黄山不是看的,也不是识的,黄山是让人“仙”了一把,过足了梦境、仙境的瘾!置身于光明顶,我常疑惑:“我是谁。谁又是我二水居士?” 


这便是黄山! 


之前学太极拳,常用理智去了解太极为何物,太极做何解?也常幻想有朝一日,己身成为了一个“至大无边,至小无内”的太极球体。后来发现自己一直是在“瞎子摸象”“盲者谈炬”,总不得要领。大凡象是苏轼游庐山所感“只缘身在此山中”矣! 


在黄山,观何基洪先生行拳,发现,太极根本是蕴于内而形于外的。执着于己身求太极,呆板无所得,置身于外寻太极,更是缘木求鱼。己身之内、己身之外实无太极可寻,惟有“得乎象中,超乎象外”而已。 


记得儿时把玩滚铁圈,一杆铁钩粘着一个大铁圈,可以前行,可以后退,可以左传,可以右旋。熟练者得心应手,圈人合一,不知圈随人转抑或人随圈移。初学者或执着于圈或执着于杆或执着于己身,终究圈是圈,人是人。即便人仰圈翻也无法滚动铁圈。


“人圈合一,而意超圈外”是把玩铁圈的诀窍。“铁杆是手臂的延伸”“着手轻灵”、“步随圈移”是基本功了。 


把玩铁圈如斯,把玩太极拳也如斯! 


把玩太极,懂得圈内圈外的道理,也许是黄山给于我的灵感了。


47、情景与气氛

闲来重读陈从周先生《说园》,悟得“风花雪月,客观存在,构园者能招之即来,听我驱使,则境界自出。”一句,方知我丢掉了拳架之外的“风花雪月”。


行拳盘架要有情有景。拳架之中,“情景”二字,绝非行拳之人的刻意作秀,而是拳至妙境的自然流露。身心“中正安舒”了,神清意爽了,气韵自然生动,情景自然呈现出来。 


以前,我常问人“太极味”究竟为何物。就象我常问人“何为诗意”一般。几乎少有明白人能说得清楚。诗与散文的区别,绝对不是语句的排列以及是否压韵。散文象是闲庭信步,诗则是梦中即景。太极拳有别于他拳,自然在于这种雅致的情景。 


这份情景,一旦到了推手之中,出现的是另一种景象。那便是老拳师常说的“气氛”。气氛是指由己身散发的能够调动周遭氛围的一种略带神秘色彩的无形物质。一份雅致的情景,流露出生动活泼的气韵,自然产生出能够调动对手,影响周遭的气氛来。所谓“打人如接吻”、“打得人舒服,还想讨打”云云。我想就是这种受气氛感染所致。


何基洪师常说“我抽空了你的气”事实上就是他的气氛影响了对手。而对手也便随之左右,莫知莫觉起来。“抽空了对手的气,对手就成了稻草人”,大概就是这层意思了。 


气氛由情景而生。情景由气氛而活。 


情景所致,周遭天地、草木皆有灵性,一招一式均与之有交流。陈从周先生在其构园原则中称之为“借景”,在太极推手之中就是“借力”。借力不但是借对手的劲力,重要的是巧借天地草木之情景。“风花雪月....听我驱使,则境界自出。”信矣。

二水案:以上五则系二水陪同蔡光圻师、何基洪师上黄山后所写《黄山太极随感》一文。黄山给予二水的不特太极拳的灵感!

48、手舞足蹈

太极拳在每一阶段都会犯不同的“病”。只有逐渐治愈了这些“病”,太极才可以“出门”。


手舞足蹈就是常见的太极“病”。


初学太极拳,照样画瓢,常常感觉手不是手,脚不是脚。手足无措也。勉强学会了,手只是手,脚只是脚。手足分离也。太极拳要求“腰带四肢”、“一动无有不动”。意思是,太极拳是以人的中轴线为轴心,带动手脚的整体运动。所以,“手舞足蹈”的后果便会将太极拳演变为太极操。


检验自己是否犯有此病的方法是:一,原地不开步打拳。在原地不开步的情况下,能将一套拳顺利打下来了,说明你的脚上没有这个毛病了。 二、开步不动手打拳。将手保持无极桩姿势,用脚能将一套拳顺利打下来了,说明你的手上没有了这个毛病。 三、不动手、不动脚,用意念将一套拳顺利想一遍,说明你的整体没有了这个毛病。


治疗方法: 多走猫步。多练单操


49、前赴后仰

纠正了“手舞足蹈”的“病”之后,练拳时,丹田就有“唛士”了。也开始学会以腰胯带动四肢的运动方法了。这时,许多人会犯另一种“病”,那便是“前赴后仰”。


原因是,刚刚学会“腰带四肢”的人,腰胯与整个身体是连成一体的,腰胯一动,他的整个胸背部也随之运动起来,加上这一阶段的习拳者开始品味太极拳中“绵绵不断”的内涵了,打拳的自我感觉也好了起来。时间一长,他的胸背部幅度越来越大,而他自己常常陶醉在期间,自以为得到了太极拳的精髓。拳论所说的“过犹不及”讲的就是这种现象。


纠正的方法:一、木偶人打拳法:用意念将自己模仿成一只舞台上的木偶,头上、手上、脚上、身体腰胯部位均有几个绳子吊拉着,腰胯部位一发动,其他部位象木偶般的跟着运动。宁拙勿巧。保证身体胸背部位的中正安舒。二、重新回到师父那儿,把自己当成一个初学者,从头开始学一遍拳架。三、每一式单操动作,叫师兄弟按住你的双手,看看能否顺利的打拳。


纠正了“前赴后仰”的太极病之后,你便真正学会了什么叫“含胸拔背”。你的中丹田也开始运转起来了。


50、顾此失彼

“顾此失彼”的毛病,常常发生在太极拳的中级阶段。那时,习练者的太极拳架已经中正安舒了,下丹田的劲路也顺畅了,中丹田的气血也开始能够沉降了。劲路也由紧变松,架子也由开始舒展开来。外人看他打拳,能够感觉得到他的一些神韵来了。


一般的人,逐渐开始独立行功走架,脱离师父,慢慢“法自修”了。


这时,倘若没有人及时提醒他“顾此失彼”的毛病,可能他的太极修为就此停顿下来。许多习练太极拳的,“十年不出门”、或者几十年也没有多少修为,原因就在于此。许多大师级的太极拳师,也会犯同样的毛病。而他们自己往往觉察不到。


许多习练太极拳的人,不敢与其他门派的人交手,多半是因为他的推手只能在同门内进行,一旦离开太极推手的规则,他们无所适从(这也就不难理解,如今的太极推手比赛规则中,为何先要让参赛者表演一套太极套路了)。


自己觉察不到“顾此失彼”的原因,是因为,这种病不是形体上的毛病。中正安舒了,形体上还会有病吗?!


毛病出在习练者的“意念”上。


因为在这一阶段之前,他们过多的注意了自己的劲路与气血,过多的注意了自己的身体语言。相对忽视了意念。


从来不知道“耳朵”在打拳中作用的人,就有这种太极病。


知道了病因,也就能够对症下药了。


耳朵与眼睛在行功走架中的作用很重要。原则上有以下几点分工:
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眼观静态的上下左右四面与运动过程中的“顾盼”
耳听上述六路外,更重要的是背后“命门”、“神道”两穴。
二、耳朵与眼睛配合运动中的手足“交替轮班”
三、耳朵“敛内”、眼睛“含外”


学会了眼睛与耳朵的作用,太极拳的修为自然上了一个层次。也就到了“太极出门”的时候了。当然,离真正的太极奥堂还远呢!


51、神不守舍

学会耳朵在行功走架中的运用,其实不算太难。眼睛的运用确实是一件头疼的事。


太极高手听劲,其实是听你的眼神。你的眼神过了,对手便会乘机打你的回劲;你的眼神丢了,对手便会敷盖你的劲源。你的眼神正了,对手会顾盼,你的眼神斜了,对手便能腾挪闪赚。之所以你的眼神常被对手所制,原因是,你在拳架中,眼神的运用没有掌握好!这种太极之病,我将它称之为“神不守舍”。


翻开现有的任何一本太极拳书籍,对耳朵在拳架中的功用,只字不题。对眼神在拳架中的运用,无非有两种观点:其一,眼随手移;其二,手随眼转。


其实,眼随手移的结果,便会造成眼神的“丢”;手随眼转的结果,会造成眼神的“过”。大多太极拳师只讲劲路上的“不丢不顶”、“不即不离”,其实,眼神上的“不丢不顶”、“不即不离”更为重要!因为劲路上的丢顶,可以用眼神来补救,而眼神上的丢顶,是无法弥补的了。拳论云:“劲断意不断”。眼神的过或不及就是意念的丢与顶,那是无法补救的。


我前些时日,就处于这种病状之中。后来采用了下面的方法,如今还在努力之中。


在行功走架时,内敛眼神(眼睛内视至脑后),意念想象自己脑后对应眼球的两点仿佛能够看见东西,然后,将“脑后眼睛”的视线,沿自己的两个耳廓方向朝前面笼罩。余光管住自己的手指与脚尖。脸部肌肉放松,略带微笑。


52、一气呵成

行功走架中,“一气呵成”几乎是一些拳师刻意的追求。他们还会将拳论中的“绵绵不断”、“行功如抽丝”等等一大套理论来反驳你。如今的竞赛套路的评判标准中好象就将“一气呵成”作为一个评分值的。


二水以为,太极拳行功走架中的“绵绵不断”并非指速度均匀的“一气呵成”。而是应象浩浩长江一般,水流不断,但汹涌澎湃,错落有姿,动静有常,时而涓涓、时而滔滔,有情有景。这样的拳架,才会练就“轻灵灵、活泼泼”的太极来。

二水案:以上5则,是习练拳架过程中五种常见“病”。当刻刻留意。


53、懒扎衣一说

与人推手,首先要虚怀守中,敛神扬意。太极拳起势后第一式叫“揽雀尾”,陈式中称“懒扎衣”,而武当拳中的“懒扎衣”只有一动。即:左手将自己的长衫下摆撩至背后,右手同时随腰胯由左向右前方伸出,作“请”状。这其实是标准、经典的推手实战预备式。


其一,在撩长衫下摆的同时,顶劲虚中,右手作“请”状时,虚怀沉气直入涌泉。神情内敛,邀对手上场:而意气外扬,业已管住对手中心轴线了。可惜这一式在目前流传下来的各门太极拳中已不复在了。推手时必须时时贯穿太极拳“守中拳”的要义,即“守中、用中、打中”。“守中”的目的是守住自己的中轴,虚藏起来,不让对手摸碰。“用中”的概念是用手轻扶对手时,听其劲的来龙去脉,然后用自身的中心轴去击打对手。“打中”则是指用自身的中心轴的劲贯穿于对手的中心轴,通过对手的指、腕、肘、肩打击对手。可见,与人推手,首要的是将自己的中心轴固守起来、虚藏起来,而将对手的中心轴牢牢的管住。


其二,听着对手中心轴线时,可以通过进退顾盼四劲去“欺一欺”、“问一问”,听听对手的反映。一问一答、一欺一化,其乐无穷。


其三,拔一拔、沉一沉,看看对手三田能否合一。


其四,管一管对手劲路、管一管对手气血,不让对手劲路上升,不让对手气血下沉。


其五,没骨听劲。送给对手一只手,任凭对手提拿自己的劲路,将其一一化却。


其六,拎一拎、称一称。发现对手听不到你的劲路变化时,你可以拎住对手,将意念直贯对手脚跟,看看能否象拎篮子一样将对手拎起。如同杆称称物,拎住称钮,将重物称起。


其七,跳跳太极之舞。当你能化却对手一切来劲时,你可以将意念管住对手背后一米周身,舒展你的进、退、顾、盼、定,跳跳太极的华尔兹,这更能提高自身的精、气、神。


54、有关云手

云手,又称“运手”、“抎手”、“金剪手”、“梅花手”等,是中国传统武术中攻守皆备的常用招数。上架下护、上惊下取、左顾右盼、右进左闪、前行后随、后撤前范,堪称经典。在查拳、小洪拳中,更是注重“剪”字与“缠”字,具有守中带“拿”的用法。


杨式太极拳的“云手”,看似简单、平实,动作要求在于“左搬右运”,庄重典雅,沉着练达。不得要领者,只重其形,手随步移、眼从手转,形似摸鬼,呆若木鸡,了无生趣。关键在于右运时应有左顾,左搬时也宜右盼。上架有下护意,上惊寓下取意。如此含蓄中方见端倪,云岫出始见洞天。
叶大密师深得杨式太极拳“云手”要旨,将这层内功心要的窗纸一指点破,又将这层意义发挥至极致。象是书法大家沈伊默的隶书,一波三折,在折叠中见真章。


叶家拳中,综观全套动作,三个云手各有千秋。侧重也自有不同。二水在习练过程中,每每有所思,亦似有所得,可是每每执笔,犹如隔靴挝痒。承南方兄青睐,二水只得勉为其难,谈些自己的感受:


在叶家拳中,第一个云手,是中轴带动阴阳手的交替运行,一铺一陈、一挥一撤、一剪一裁,与通常杨式架中“搬运”,大相径庭。犹如玉女裁衣,“裁得云霓作嫁衣”,重在一个“剪”字。在“剪”字中见“翻云覆雨”的意味。


第二个云手,在第一个云手的基础上,改“掌”云为“拳”云,中轴带动阴阳两个“空心拳”,交替运行。一拽一扯、一鼓一捣、一提一放,犹如玉兔捣药,“捣得玉琼为良药”,重在一个“捣”字。“捣”字之中见“鼓荡”。


第三个云手,在第二个云手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个反复,多了一个折叠。在拽扯、鼓捣、提放之中,加了一个类似开弓裂石的动作。犹如后羿射日,“射得神乌烹美餐”,重在一个“射”字。“射”字之中,浩鹄闪烁,意气牵引,内气浩然。


常练云手,让二水体悟太极拳“中轴”涌动,体悟太极拳攻防意识,体悟内气的鼓荡....


55、长江黄河

叶大密师讲拳,常常长江黄河诸喻答之,迷者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悟者会心开怀,颇富禅机。
太极拳如长江黄河者,视角不同,景致各异。置身于空中,俯瞰长江黄河,长练挂空,吴风当带;身临绝顶,临顶远眺,川流不息,周而复始;近身悬岸,贴岸观之,如置身长江黄河波浪间,惊滔拍岸,汹涌澎湃也。


56、解钮扣

解钮扣一说,是听金仁霖师说起的。


金仁霖师讲拳很有特点。他在给我们讲解含胸拔背的要求时,往往让你的手去触摸他含胸与不含胸的不同感觉,而后再讲解老一辈拳师对有关含胸的论述,谈到尽兴处,他会讲述一些老一辈名家的掌故。他说,含胸要求有“掏心掏肺”的感觉。按田兆麟师的说法是“将胸腔肋骨掏空”,郝少如师就说得文明一些,说是将衬衣第二、三两粒纽扣揭开。


二水触摸了金仁霖师的含胸之后,觉得含胸一说,其实在于两肩里根的打开。而心中有“释怀”之感。这种“释怀”的感觉来自一种压抑后的放松。如有将纽扣解开的舒畅。


解第三扣简单,解第二扣却难。解开了第二扣,胸无挂碍矣。


57、“闪赚”杂论

拳论中常见有“腾挪闪战”或“闪展”一说。二水不甚了了,询之于金仁霖师。答曰:“是为闪赚,今人望文生义矣!”二水如梦初醒,大呼得矣。是为识!

考“闪赚”二字,本义为元曲宫调。元人芝庵《唱论》云:“大凡声音各应于律吕。分做作六吕十一调,共计十七宫调。如下:仙吕宫唱:〔清新绵邈〕、南吕宫唱:〔感叹伤悲〕、中吕宫唱:〔高下闪赚〕、黄钟宫唱:〔富贵缠绵〕、正宫唱:〔惆怅雄壮〕....”“中吕宫唱”大凡是高下起伏、悬念顿起之类的唱腔吧,顿收提放一气呵成,抑扬快慢相间有序。顿收提放、抑扬快慢,也许能够骗取观众的心。就象如今的电视剧,也常以赚取眼泪为宗旨一般。 于是就产生了“诓愚人”一说。《西游记》有“...如来却不肯向他说明原委,气得悟空叫道:可恨!可恨!如来却也闪赚老孙!”唐寅《解惑歌》云:“佛知过去未来事,仙有通天彻地力。任你喽罗闪赚高,这两个人瞒不得。”确切的说,这里的“闪赚”成了“诓愚人”的种种手段。搜肠刮肚,想方设法去诓愚别人,总是生硬的紧。也难怪在陈鑫的论著里,“闪赚”成了《擖手三十六病》中之两病:其一,躲闪(躲闪者,以身躲过人手,欲以闪赚跌人也);其二,闪赚(闪赚者,是诓愚人而打之)。可见,“诓愚”一说,也诓愚了不少人了。其失过于“有意”。


查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闪,抛撇之义”。“赚”是“唱赚”的意思,“唱赚”是宋代的一种说唱艺术,常用“平仄韵通叶的变化”,极具扇情之能事。可见“闪赚”二字,还不是简单的“诓愚”一说所能够含概的。


看来由元曲宫调,引申为文人对白,还是深得一究。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六回《子牙设计收九公》中有:“...土行孙得空,以手一抱暖玉温香,已贴满胸怀。檀口香腮,轻轻紧揾。小姐娇羞无主,将脸左右闪赚不得,流泪满面曰:如是恃强,定死不从!...”这里的“闪赚”是一种近似于人本能自我保护的躲闪动作。然而,纯系本能的保护,看来还是难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少女遇见“土行孙”这般的胡乱的抱、贴、轻浮紧揾,自然反应式的“闪赚”,还是“闪赚不得”,只好“流泪满面,定死不从...”了。究其因,失过于“无意”。


“闪赚”二字,还得于有意无意间求之!


明.程冲斗《棍法图说》有载:“或问曰,诀中有穿、提、闪、赚之法,可得闻欤?余曰:斯法也、其机玄、其旨奥。非心精思巧者,不能造。非功深力到者,不可言。闪赚者,手固步小,推棍入彼怀申,左拿闪右,右拿闪左。莫可测度,不至犯硬,此是赚法。若穿提,即非如闪赚者之小可也。局势阔大,运用圆活。如彼立势,便于左拦,我则从左上,以凑其拦,及彼拦下,我已先机而穿乎右矣。如彼立势便于右拿,我即从右上,以凑其拿,及彼拿下,我己先机而穿乎左矣。循环无端,进退无迹,知电飞雷奔,目不暇视,手不暇指。无论图中诸势,皆以此为胜算,即破诸家利器,亦恃此而奏功。诀中所谓静中用乱者,此也,所谓旧力略过,新力未士者,亦此也。所谓彼枪不动,我枪扎者,亦此也。岂非一了百了之说乎。”


“斯法也、其机玄,其旨奥。非心精思巧者,不能造。非功深力到者,不可言。” 何其精辟!闪者,功深力到者,自然反应而已。赚者,心精思巧者,妙手偶得者也。棍法如斯,拳法如斯,曲词歌调,也复如斯!


58、“闪赚”之后

二水在万维武术网发表《‘闪赚’杂论》一文,遭受了一些人的非议,甚至人身攻击,有说二水是拾人牙慧云云。二水决定将马明达老师的文字作一比较。顺便声明一下:二水只是一个网名,二水从没想过企图通过与马明达老师论争来提高自己的虚名。比较,只是为了说明问题。


比较一:
马明达老师观点:读者可以翻翻《辞海》等工具书。把“闪”和“赚”两字合并起来,则只出现在武术中,它具有鲜明的武术术语属性。


二水观点:元人芝庵《唱论》有“中吕宫唱:高下闪赚”,不是用于武术,而是元曲宫调。唐寅《解惑歌》:“任你喽罗闪赚高”也与武术无关。明·许仲琳《封神演义 》、《西游记》中也都是“闪”和“赚”合用,也均与武术无关。


分析:也许马明达老师也象二水一样,只是偏重于单方面的知识积累,闲书看的少了,所以才断论:把“闪”和“赚”两字合并起来,则只出现在武术中,它具有鲜明的武术术语属性。


比较二:
马明达老师观点:闪赚,本义是诱骗。


二水观点:一、“诓愚”一说,也诓愚了不少人了。其失过于“有意”。 二、《封神演义》第五十六回《子牙设计收九公》中的“闪赚”,是一种近似于人本能自我保护的躲闪动作。然而,纯系本能的保护,看来还是难以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究其因,失过于“无意”。


分析:正因为马明达老师,少看闲书,所以不知“闪赚”还有其他含义。


比较三:
马明达老师观点:明代武术文献中,“闪赚”先是主要出现在枪法中。


二水观点:明.程冲斗《棍法图说》中已经明确有“闪赚”论述。可见“出现在枪法中。”一说,也缺乏依据。


分析:也许马明达老师还不只少看了闲书,《棍法图说》也没加注意。


比较四:
马明达老师的观点:显然“闪赚”既是一个战术概念....戚继光《拳经》中没有出现过“闪赚”一词,但相近的词 ,如“闪退”、“闪惊”之类不一而足。


二水观点:明.程冲斗《棍法图说》明确指出:“斯法也、其机玄,其旨奥。非心精思巧者,不能造。非功深力到者,不可言。”可见“闪赚”之法,需要两个条件,其一,“心精思巧”;其二,“功深力到”。不是简单的“战术”能够概括的。更与“闪退”、“闪惊”有云壤之别。


分析:在马明达老师看来,“赚”字,只是“骗”的意思。所以,闪骗就与“闪退”、“闪惊”相近了,既然是骗,那么也就只是一种“战术”了。二水在金仁霖师的指点下,翻阅了元明相关书籍,发现,“赚”是“唱赚”的意思,“唱赚”是宋代的一种说唱艺术,常用“平仄韵通叶的变化”,极具扇情之能事。既有扇情之能,看来只靠简单的“噱头”是不够的,必须具有深厚的艺术修为。


由此可见“闪赚”二字的演变轨迹:
原本由宋朝的说唱艺术演变为元曲的一种宫调,再流传于民间,成为老百姓的口头禅。这是“闪赚”二字第一阶段的发展。


第二阶段的发展有两条脉象:
由老百姓的口头禅,演变为明清小说的文字,这是文人的发展。
由老百姓的口头禅,演变为武术用语,这是武者的发展。


不管是武者还是文人,在这一发展阶段,由于每个个体的修为不同,对“闪赚”二字,就产生了不同的分歧。特别是武者,由于历史的原因,读书少了,分歧也就自然大了,也是情有可原。为此,二水对从事武术资料研究的人,由衷的敬佩。在此,向马明达老师致以敬意!


59、《浮生六记》太极之迷

《浮生六记.卷六》云:
“养生宜常 晨入园林,种蔬芟草,灌花莳药;归来吟古诗,临古帖,抚古琴。睡不在多,以神凝梦甜为佳。菜根粗饭,胜于珍馔。知已聚谈,小饮无醉。勤练太极,寒署不侵。长此以往,乃祛病之方。”


《浮生六记·卷六》又云:
“太极拳非他种拳术可及,太极二字已完全包括此种拳术之意义。太极乃一圆圈,太极拳即由无数圆圈联贯而成之一种拳术,无论一举手,一投足,皆不能离此圆圈,离此圆圈,便违太极拳之原理。四肢百骸不动则已,动皆不能离此圆圈,处处成圆,随虚随实。练习以前,先须存神纳气,静坐数刻,并非道家之守窍也,只须屏绝思虑,务使万缘俱静。以缓慢为原则,以毫不使力为要义,自首至尾,联绵不断。”


经笑我兄提醒,二水居士翻阅了有关沈复和其《浮生六记》的相关资料。


沈复,号三白,元和(今苏州)人。生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卒年无考,据顾翰《寿沈三白布衣七十》一诗判断,他至少活了70岁.道光十二年(1832)尚在世。


顾翰,嘉庆十五年举人,曾任安徽含山、泾县等地知县,晚年曾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沈三白曾受聘于顾为幕府。


从他的《养生》一文看来,确实练过太极拳,师从无考。而1832年前,近代的太极拳尚未在江南传播。其描述的太极拳与当时的陈家沟拳术也不尽相同。


近代各家太极拳主要代表人物生卒:
陈长兴 1771一1853 陈家拳。始将拳传外姓人。
杨禄禅 1799--1874 创杨式太极拳。尚未称“太极拳”,而叫“绵拳 ”
陈清平 1795--1868 赵堡太极拳名家,传武禹襄。
武禹襄 1812--1880 创武式太极拳。公开称“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传自杨式、孙式太极拳传自武式。


从这些资料看来,沈复在1763--1832间,已经开始练太极拳,并公开称“太极拳”了。三白先生堪称近代南方太极拳第一人。


有《养生记逍》和《中山记历》为后人所补一说。
清道光年间,杨引传在苏州冷摊上获得《浮生六记》手稿,其时后两记已缺。
光绪三年(1877)杨引传以王韬之介将此手稿交上海申报馆以活字版排印,距成书已70年。而此时,该书已有多种版本。


可见,即便是“后人所补”,该“后人”也在光绪三年(1877)之前的了。
有考证,《中山记历》一卷系抄袭李鼎元的《使琉球记》,李鼎元是嘉庆五年(1800)册封琉球国王的副使,去琉球的时间比沈复早8年。
看来是以“前人”补“后人”之缺了。


《养生记道》改为《养生记逍》,据郑逸梅称,其内容系剽窃张英《聪训斋语》和曾国藩《求阙斋日记类抄》等书。二水一时找不到该两书,不敢判定该两书中是否有相关的“太极拳”内容。倘若有,则更有考证价值了。


总之,沈复的《浮生六记》以及是否补缺等等,都给原本纷繁复杂的太极拳史界设置了一个迷。为原本神奇的太极拳又添加了神秘色彩。这也是太极拳的魅力所在了。


60、金师回乡偶记

以前读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总觉得四明狂人除了“狂”之外,还有些须矫情。一个“乡音无改”的老者,走在回乡之路上,一般而言,“儿童”也自然将他当作普通乡翁,不会对他产生任何兴趣。“笑问”一节,自然是诗人的“自作多情”。


金仁霖师,字慰仓,嘉兴人。幼承庭训,喜好书刻,曾师从陈澹如、邓散木学篆刻。印风工雅。 1947年始,师从叶大密师学练武当杨式叶家拳,同时也从田兆麟师学练推手。在叶门内,善化善发,人称叶门“一大三小”之“小金”。金师不但传承了叶门完整的拳学体系,还对太极拳的史料研究有较高的造诣,理从徐哲东一脉。金仁霖师1947年离开故乡嘉兴,今年二月,应笑我兄之邀,回乡小住。“乡音无改”似乎有些夸张。照金仁霖师自己的说法,“乡音略改”了。但是他的乡音情结确是如此的强烈。一说到嘉兴地方俚语,就解释“迪格是嘉兴白”(意思:这是嘉兴方言)。有人与他聊天,他便会问“侬猜我是啥地方人?”他生怕别人将他当作“外地人”。此中情绪,荡然没有贺知章的矫情,有的是游子的“近乡情怯”和老人特有的幽默。


61、雪霁遇师

杭城大雪。晨起雪霁,城市分外妖娆。二水赴武林门赏雪。广场中人迹罕至。一老者坦然桩立,巍巍然如抱乾坤。忘情于天人之外,融会于五行之中。功毕,又默默然操拳,似太极似形意,嬉戏之作合乎法度,陶醉其中又灵机闪烁。二水好奇,上前打探。老者答曰:自娱而已。二水问其所操何拳,曰:非太极非形意。无招无名。启齿之间,二水见其牙有烟渍,速速递烟打火。老者始问及二水身世。二水简约应答。


二水恳乞与之搭手。老者顿时爽朗起来。老者使一掤劲。掤劲之中有“钻落起翻”的意味,二水开合吞吐引化。老者笑曰:不错!不错!小伙子有东西。松得好,开的好!你的师承正宗,没走弯路。二水被他夸得受用,老者则中轴灵动,有进圈之意,二水随即引长意念,含空门户。老者复呵笑起来。曰:难得!空中有物。松中有节。


之后,老者开始谈论起他的师承来。


老者陶姓。老辈杭城拳人称其“小陶”。而今老辈稀矣。“小陶”也六十有七了。陶师原系杭二棉技术人员。从卢嵩高门下唯一的汉族弟子解兴邦老师学拳。初学心意六合,而今年纪大了,始改学太极。18岁开始在杭城教拳,从萧山到武林门,教学四十余年,弟子愈千矣。因其推手风格凶悍,架小劲整,含蓄之中,随处包含攻防意识。一些人不太适应他的推手。始有惧意。也有人戏称其为“陶式太极”。


二水忙着道别。回办公室的路上,行人匆匆,雪开始瑟瑟的化却。远处飘来老者的感慨的话语:“松得开,才能化得净....”


二水得意于雪后的奇遇。一位值得景仰的老拳人。


62、打不动的腹部

昨天,二水因浙江大学李式太极拳协会邀请,去浙大玉泉校区,参加他们的太极拳交流活动。并与中国武术六段、国家一级教练、一级裁判、李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马振华(品三)老师见面。马振华老师表演了李式太极拳“春夏秋冬”四段中的“春”,如惊蛇、如灵猫、如戾马、如苍鹰....古朴典雅。


饭后茶余,马振华老师谈起他的“打不动的腹部”,说:“没有内功的人,拳头没有渗透性,我便让他们打。有内功的人,别说打了,碰都不应让他碰。”


可见,马振华老师的功夫,不是在于所谓的“打不动的腹部”。而是李式太极拳所称的“号脉”。


所谓“肾动知窍生”。下丹田的微微鼓荡,自然能够化却拙力。


但是,“号脉”(知人的功夫,又叫听劲),不是其他拳术能够练就的。外家功夫,在这方面也差火候,没有太极拳细腻。


63、文人与刀

文人习武,喜剑不善刀。不知源自何时。大凡习刀,有赳赳武夫气概,与习剑之清灵儒雅不作同日语。夫子执剑,诗仙亦仗剑。后世文士好武者,也自然以习剑为风雅。


袭炜《巢林笔谈》有“习刀自豪”一文云:
“予少好武备,尝窃前人刀法,静观而私演之。大要用避为击,手眼快,身脚轻耳。因系铅于足,久之解去,超逾(原文为足字旁一个俞)颇便。然法不指授,终是死法。丙年冬,有客从北来,与予讲论刀术,与旧说无以异也。遂习之,略知腾纵闪赚、斜提直刺之法,而功疏力拙(原文为言字旁一出),技卒不成。然当酒酣兴高,迭跃挥霍,光芒霜落,手臂风生,谴豁不平之怀,洗涤酸腐之胃,卫身虽拙,而吐气自豪。”


此文能证文人喜刀一例。也佐证“闪赚”一说。


袭炜,字巢林,自称巢林散人,晚号际熙老民。江苏昆山人。生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卒年无考。至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犹在世。炜喜经史,工诗文,善丝竹,兼习武备。时人称其诗文“笔墨间无非香气,町畦外别具炉锤,极才子之能事,销骚人之怨思。”而炜年过四十,仍未一第。 此般遭遇,心中自有不平事,腹中除了诗书酸腐外,自然难得坦荡豪放。“然当酒酣兴高,迭跃挥霍,光芒霜落,手臂风生,谴豁不平之怀,洗涤酸腐之胃,卫身虽拙,而吐气自豪。”刀之于文人的释泄功能昭然可见。


明五公山人,王姓,名余佑,字介祺,保定之新城人。负王佐才,幼伟岸,有大志。初从定兴鹿太常善继游,既而受业于容城孙徵君奇逢,学兵法,究当世之务。习骑射、击刺,无弗工。甲申国变,归隐,更与徵君往来讲学,究经史,授生徒,教以忠孝,务实学,兼文武,远近从游至数百人....山人学无不究,与太原傅山、同郡张罗喆、吕申诸子日相切劘,又执贽于定兴杜紫峰先生。常汇古人经世事为《居诸篇》十卷,《万胜车图说》一卷,《兵民经略图》一卷,皆霸王大略、兵机利害也。著《十三刀法》一卷,开太极十三刀之先河。


一个胸怀经世济国之才,遭遇甲申国变,归隐山川,“授生徒,教以忠孝,务实学,兼文武” ,与同时代归隐江南四明山上的黄宗羲、王征南、黄百家、甘凤池等不谋而合。图的自然是“霸王大略、兵机利害”了。此时的刀在文人眼里,不只是“谴豁不平之怀,洗涤酸腐之胃”了,而是赋予着“反清复明”的重任。


如果说,剑之于文人,多的是那份古雅,那么刀之于文人,更注重的是那份豪情。袭炜“有客从北来,与予讲论刀术”中的北来之客,是否系五公山人的学子,已无考。而刀之于文人的那份坦荡豪放的“释泄”功能,还是一脉相承的。


64、荷叶承露

聆听金仁霖师讲拳,谈到“轻灵”,引用叶大密师《柔克斋太极传心录。语录》:“太极轻灵,如荷叶承露,有倾即泻。”一说,二水茅塞顿开。二水以为此句较之“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其境界也高,其意境也远。不可同日而语。


此般境界的论述,大凡与叶大密师高超的中医医术密不可分。李时珍《濒湖脉学》有云:“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如珠之应指,漉漉如欲脱。”“替替然”、“漉漉如”等句比之于太极拳的“听劲”,何其生动!徐灵胎《洄溪脉学》更是将这一理论发挥得淋漓尽致:“滑脉应指替替然,往来之势流利圆活,如盘中走珠,如荷叶承露。”叶师将原本喻诸脉学的“荷叶承露”,用以描述太极拳的“流利圆活”,何等灵机!


就脉象的借喻,足以阐发太极拳的“听劲”,概之“轻灵”,尚嫌不及。“荷叶”一说,二水以为应与佛道切切相关。


浮邱祖云:“玄中之静,作如是观......静之入路,玄之奥区。莲花出水,亭亭承露。团圆一珠,凝于花跗。碎而破之,成无数珠。露之初零,点滴颗珠。岂知剖碎,滴滴成珠。荷华初著,含而不舒。荷叶抛散,不沾而须。唯不沾故,灵著成珠。静之妙相,玄之要枢。言难罕譬,略泄天机。”
此章阐发玄中虚静之旨,以“莲花出水,亭亭承露”为喻,层层剖析,理得以穷矣。叶师修密经年,自然对“玄中之静”深有感悟,借“莲花承露”以宣太极拳“轻灵”妙相,“有倾即泻”,泻毕复原,不离虚静,不住虚静,分合无碍,妙无以加哉!


后记

文人著书立说,须得破题。二水半文不白,一介武夫,套用乡人俗语“文不象教书匠,武不是救火兵”,实在没有破题的必要。上述文字,多系一年来,网上生活的积累,网友机锋的帖子,常激起二水的灵感。二水也曾为之沾沾自喜。有同好者喜之,打印成册,获为至宝,有同学者,按图索骥,早夕研习。也有籍此文字,追寻二水师承,究根问源者……不一而足。今年春天,金仁霖师回乡小住,二水得金师身传言教,并有幸研习《柔克斋太极传心录》,顿觉自己的文字“面目可憎”,“不堪入目”矣,所谓“觉今是而昨非”也。二水始诚惶诚恐,惟惧误人误己也。今春以来,非典蔓延,街头口罩盛行,二水见一则洋口罩有“使用不当,导致窒息”云云,此不失为推卸责任一法,二水仿效之,特作后记,权作“注意事项”观,可矣!


整理旧文字,就想整理自己的一段情绪,说“剪不断,理还乱”,有些矫情。但心情实也复杂。所谓“喜新人难弃旧妇者”也。旧情依依,难以割舍。于是乎,如实保留,单列成册,非“金屋藏娇”,也不特“敝帚自珍”也。实乃二水阶段性的真切体悟,或“瞎子摸象”,或“瞽者谈炬”者也。但求喜好太极如二水者共勉。仅此而已。切勿“使用不当,导致窒息”。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

二水居士 寓居 秀水一多庐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