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极而生
王宗岳《太极拳论》开篇明旨,阐明太极大道,云:“太极者,无极而生”。
望文生义,“太”有两义:一,太者,大点也。意即比“大”还大一“点”,可谓至大无边也;其二,太者,点大也。意即只有一“点”“大”,至小无内也。
“极”者,端也。洪荒八极者也。
用形象的譬如,太极就象是数字“0”。0=0+0 ,0=1+(-1) ,0=2+(-2)......
乃至0=∞+(-∞)。零的内涵如此的丰富,可谓“至大无边,至小无内”。可见太极是讲求不着形相的了。
无极者,浑沌也!《庄子》里有关“浑沌”的寓言,有助于理解“无极”的实质。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儵”与“忽”在寓言里,可以代表空间与时间,在方位上可以代表南方与北方。当然也可以理解为阴与阳。在其他的一些考证资料里,有说浑沌有两子,即儵与忽。就象太极有一子一女,即阴与阳(“太极者,阴阳之母也”)。这大概是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的体现了。
简文帝曾说:儵、忽以神速为名,浑沌以合和为貌。神速譬喻“有为”,合和譬喻“无为”。在简文帝眼里,儵、忽与浑沌代表了两种治理方式。浑沌以无为、合和为原则通领洪荒。儵与忽以时机的把握和空间的丈量治理八极之所。一则“无为无不为”,一则“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便是无极与太极的区别。
可见,时机的把握和空间的丈量,便是太极拳所强调的“得机得势”。 也是太极拳的灵魂所在。“有所为,有所不为”,取决于“神速”之中“机”的把握与“势”的运用。
2、动静之机
《阴符经》云“天性人也,人心机也。”
徐灵胎云:“人者,天之所生。天,性无可见,生人而性即存乎人身矣。故人性乃天性之所寄也。”这是中国古代经典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
“人有心,当其未动,全无所见;一有感触,而心即于此见端矣,所谓机也。”
可见,“机”是天地万物动静(阴阳生息为动静)之将发而未发、预动而未动的端倪反映于人心的一种感触。 “机”,是万物萌动状态的端倪。“机”,是人心对万物动静的观照和感触。
邵康节云:“一阳初发动,万物未生时。”说的就是阴阳消长的“机”。
此般理解《太极拳论》,便可直指人心了。太极拳练的就是人心观照天地万物动静之将发未发端倪的感触。
所以说,太极拳是练心智的拳,练敏感的拳,练轻灵的拳,练把握动静端倪的拳。
《太极拳论》便阐明了太极拳的圭旨:“太极者......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陈鑫云:“拳者,权也。”古时的“权”即是现在的“杆称”。太极拳是“称”动静变化的一把精巧“天平”!
天地万物动静变化,是一个阴阳生息的过程。《易经》诸象数所阐述的,其实便是这一动静变化过程中,阴阳消长的规律!因而,把握了阴阳消长规律,也就能够明白太极之理。
如果说,太极拳是一把称,阴阳便是称上的准星!
3、人身一太极
根据传统“天人合一”的理论,天地一太极,人身一太极。人身的太极,也必然遵循天地一太极的运行规律。
细细体悟己身“气血”与“劲路”的运行路线,发现己身原本就是一个太极图:
劲,属阳,从两足生,沿腿外侧足三阳上,走丹田,对穿至命门,顺督脉过玉枕,一路沿手三阳贯于手指,另一路虚领顶劲,直达百会。拳论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指的就是属阳的劲路。
气,属阴,一路由百会过人中下行(自身的劲化为气血),另一路来自两手心劳宫穴(对敌时,对手的劲可转化为自身气血),两路气血沿手三阴至膻中,通过含胸拔背,走任脉,气沉丹田,对穿至命门,沉至会阴,然后沿两腿内侧足三阴,沉至涌泉入地。所谓“浊气下降”指的便是气血。
太极由“神”而分“精”“气”,“精”“气”由“神”而合三为一。“精”“气”这阴阳动静的路线,在“神”的指引下,在周身走一“8”字形,便是太极图中两尾生生不息的阴阳鱼。“人身一太极”讲的便是“精”“气”“神”的运行变化。阴阳者,气血与劲路也。
由此可见,太极拳是通过体察自己与对手的阴阳变化,来把握动静端倪的一门艺术。
4、分合应对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在拳论中,被引用的最多,误解的也最多。误解的原因在于不熟悉古代文人的行文习惯。
许多拳家、拳理家,都只是将“动”与“分”、“静”与“合”简单的对应起来,有的甚至将该语简化为“动则分、静则合”。
其实在古汉语中,有一种特殊的语法结构,譬如“打情骂俏”、“翻手为云,覆手为雾”等等,我们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情则打、俏则骂”,或“翻为云、覆成雨”。而应理解成:“打骂情俏”或“手的翻覆,辄成云雨”。
同样,“动之则分,静之则合。”一句,也应该理解为“动静则分合”。
熟悉了这一语法特点,结合拳论,我们不难理解这一“秘诀”的真实内涵了。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一段,阐明了太极拳是“称”动静变化的一把精巧“天平”!那么“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应理解为,当我们一旦称得对手动静端倪时,如何以分合之道应对之。
太极拳如何应对动静变化呢?无他!“分合”而已!
孙禄堂先生将太极拳称之为“开合太极”,着实体悟了“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的深刻内涵。
天地万物动静变化,是一个阴阳消长的过程。因而,应对对手的阴阳变化,或分或合,全凭“准称”对手阴阳消长的个中消息。
“内开外合”讲的就是分合的基本原则。
5、神明之路
《太极拳论》云“由著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这句话不但指明了太极拳的方向,更为我们提供了习练太极拳的行为模式。
“著熟”是第一阶段,这一阶段要求习练者通过刻苦的描红,熟悉太极十三势的每一动、每一招的劲路变化,轻扶“米字架”,用自身的“丰”字狼毫,在米字架中行功走架。这一阶段靠的主要是勤奋。
“由著熟而渐悟懂劲”是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是“渐悟”的过程。所谓“渐悟”,一方面是指需化费一段漫长的时间,另一方面除了自身的身体力行、刻苦训练外,还需时时用脑、刻刻用意。这更需要一个人的智慧。
“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是第三阶段。这一阶段没有时间概念。但与渐悟不同的是,“渐悟”是一种模糊思维,而“阶及”却有了一条明确的路径。只是这条路径在我们看来,犹如一架天梯。目标虽然明确,方向犹在前面,不再迷途,却是一条永无止境的通天长梯。欲到达“神明”境界,除了勤奋和智慧,还远远不够,重要的是一个人的人格魅力了。
古人说,太极拳不是单纯的武艺,而是一种道艺。如果不注重自身人格的修为,“阶及神明”之路只能是神话中的一架“天梯”。
可见,太极拳不但要练心智、练敏感、练轻灵,还必须修为人格,磨练境界。
6、松腰落胯
古人腰胯不分,以“腰隙”、“腰间”或“腰膝”通概之,后学者不明要害,不明腰与胯的分别,只会摇腰,不知转胯,贻误殊多。腰不宜摇动,摇腰则中轴易断,脚也不得灵便。
“落胯”之“落”,系“落实政策”之“落”。腰宜松塌,胯便找着了固有位置。胯一旦落实了政策,就象知识分子摘了右派的帽子。无须拧动膝盖,中轴自会灵动。膝盖宜上下活动,胯宜左右运动 。拧动膝盖,则不得要领,髌骨容易受伤。
收臀、敛胯、提肛,目的是盆骨摆正,命门突出。如此,下丹田成矣。
田者,基也。基者,灶也。有了灶,盆骨摆正了,方能炼丹。此为下盘功夫。
7、含胸拔背
胸宜左右开展、日久胸隔肌隆起,膻中穴气门自然封闭。胸内如掏空状,两肩里根便自然舒展。气血得以畅通下行。背则上下拔伸(拔伸状犹如小孩脱紧身毛衣),劲路得以贴背而行。神道穴日久自能蓄劲。灵机得以随意发动。十字中心点在胸为膻中,在背为神道。此为中丹田。
膻中自闭,任脉方能总“任”全身阴脉。神道蓄劲,督脉方可总“督”周身劲路。此为文武二火。(武学之任督与气功之任督稍有不同,学者慎之。)
任督两脉通领全身气血与劲路,全身手足阴面皆宜如胸涵空,全身手足阳面也宜如背拔伸。如此方得含胸拔背要义。
8、虚灵顶劲
神贯于顶,自有灵趣在其中。
虚:若有意若无意,有意无意是真意。虚,则万物悄无声息。
灵,也作领,通领全身之意。领了方见灵。灵,则一阳易于发动。
一气真阳,如春雨滋润万物,悄无声息。所谓“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顶劲在百会与聪门之间。颈部轻贴后领子,微收颌,使喉头不抛。
全身精神领起,神贯于顶 ,足便有根,脚心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便利其身,犹如一袭空衣挂于树梢,如此方见上丹田的功夫。
二水案:以上三则,概述三丹田要义。
10、舌抵上颚
阴阳两脉,在上交会于口腔,在下交会于会阴。舌尖轻抵上颚,谷道微敛,鹊桥相连,阴阳交泰,津液自生,此为“金津玉液”。
津液内含消化酶、溶菌酶,有助消化。宜分口咽下。否则,如空锅煮火,口干舌燥。
如此方可炼丹修为。此为内家通学。
11、肩肘腕指
要求为:开肩、沉肘、立腕、腆掌、舒指, 目的是劲路畅通。
“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同时,气血也随之下行。气血布于全身,劲路达于四梢。
开肩旨在含胸,劲路达于肘尖;沉肘旨在开肩,劲路达于手腕;立腕旨在沉肘,劲路得以贯穿掌跟;腆掌旨在立腕,劲路达于指尖;舒指旨在牵动鹄星,将中轴引回“脚踵--会阴--百会”一线,意念随之达于对手中轴后若干距离之一点,如呼云邀月。自劳宫沿手三阴至任脉至足三阴的气血,也自然随“脚踵--会阴--百会”一线的牵回而自然顺畅。如此始得“完整一气”要旨。
12、阴阳虚实
虚实、开合、沉拔、提纵、吞吐皆为阴阳。
身上、手上、脚上、每寸肌肤皆宜分清阴阳。
虚:非全然无力,内中要有腾挪。预动而未动、待发而未发之势,谓之腾挪。
实:非全然占煞,内中要贯注精神。即有上提之意。两足任何时候都不要全然占煞,也应该分清虚实,旋转轻灵。
脚步变换,在脚踵与涌泉之间。
内扣脚尖,以胯带身,便能便利其身。
劲路为阳,气血为阴。
神复分阴阳。“敷、盖、对、吞”得神之阳,“灵、敛、静、整”得神之阴。
13、折叠顾盼
在劲为折叠,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欲向上,即寓欲向下意,意欲向下,即寓欲向上意,前后左右,皆是如此。拳论云:“如意欲向上即寓下意,若將物掀起即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
在神为“顾盼”,拳的劲路转换,上下、前后、左右须有顾盼意,方见灵便,对手意气也随之左右。
14、松、固、凝
体松:肌肤放松,为初学太极第一要着。肌肤松柔,血脉畅通,拙力收敛入骨,劲始蓄于筋络间。全身始有泥牛入海的沉劲。沉则与地气贯通,能借地心之反馈。此为易筋要旨。筋者,精也。
气固:体松而气不散漫,始能节节拔伸,周身才能完整一体。阴气下沉,不浮于胸间,劲路方能沿筋络达于全身。肢体百骸之间,有内在的联络照应。此为敛气要旨,为太极第二步功夫。
神凝: 凝则内外相合。所谓内外相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谓外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谓内三合。能凝则体松气固,能心之所到,即身之所到。唯内外相合,然心身一气。凝为练神还虚的功夫,是为太极拳第三步功夫。
易筋、敛气、凝神,精、气、神,三要俱矣,行拳走架方能绵绵不断,周而复始。
15、三节与三窍
欲通三节,必开三窍。三窍松开,三节自然融通,节节贯穿如流。
“膻中穴”,为三大节“身节”之中窍。古人有“掏心掏肝”之说。二水喜欢用“挖空心思”一词。
肩井为三大节“手节”之根窍。田兆麟师有“轱辘沉”一说,二水常以“作揖打恭”来松开手节根窍。
“松胯”一词,常有误解,二水喜欢用“松腰落胯”一词,“落”为“落实政策”的落。意思是胯有找到固有位置的感觉。类似浪子回家。关键在于松开“环跳穴”。环跳为三大节“足节”之根窍。孩儿遇扎针,环跳紧张,成“凹”状,足节就不通畅。
再谈谈“尾闾”:对尾闾的要求,各门各派有不同的说法,有“尾闾”下插,成为第三只脚之说,有“尾闾”前翘或前扣,如枪指使之说,有“尾闾”如撑船之篙一说。叶大密师在考证种种说法后,提出“尾闾是行舟之舵”(《柔克斋太极传心录》由金仁霖师整理校注)。二水以为,这种“舵”相当于南方运河中通行的“挂桨”,是一种方向。而不是一种动力。或“篙”或“柁”或“三只脚”或“翘扣如枪”,都有动力之嫌。失之于僵硬。叶大密师惜墨如金,只此一“舵”字,胜千卷赘述,我等当悉心体悟。
眉冲为三大节“身节”之梢窍,比较难松开,弄不好会出偏,二水喜欢选择“人中”之窍。
曲池为“手节”之中窍,曲池松开,不丢不顶,迎来送往,便利自在。所谓“肘化一大片,肘打一大片”者也。
劳宫为“手节”之梢窍,松开劳宫,直达指梢,郑曼青先生所谓“美人手”者也。
其他不一例举。
二水案:以上十则,旨在理顺拳学各阶段,精、气、神的不同要求。所谓“十大要领”者也。也是太极拳举动的“平准”与行功纲领。
16、逢转必沉
“逢转必沉”是叶门授拳口诀,用文字表达实属不易.曹树伟师有详尽的阐述。
此处的“沉”,二水理解为两肩里根、两胯里根往外扩张,身躯随其自重沉下。犹如小孩脱毛衣,两手扯住毛衣下端,无力上拉,却靠身体本能的下坠来将毛衣脱去。
金仁霖师形象的比喻为,象老式的洋囡囡,两手足系着松紧带,将手足暂且固定,在其头部略加一些力,其身躯部位整体下沉。
之所以“逢转”必沉,正象林键兄所说“沉者,可取其虚,可助其势.”拳势在“起承转合”过程中,“转”是身体内部阴阳生息的关键,两足的虚实、两手的走化都有赖一“沉”时,肩胯里根的松展,同时为“合”铺垫了基础。
17、起承转合
起须五心相应,承应中节相随,转必松沉流连,合则根追能留。
行拳走架,摸手喂劲,每一式势起,两手心、足心及头顶心(五心,全身梢节之至阴者也,阴极,则阳生。)须有呼应,劲路便有根底。构园作画强调“山无脚,水有源”也理同。山有脚则生硬,情趣全无;水无源则厉竭,灵机顿失。呼应忌生硬、忌断续、忌凸凹,一呼一应宜犹蜻蜓点水,一沾而起。所谓“肥不臃肿”者也;
拳势既起,一阳自海底生发,须有肘、背、膝三中节相随,劲路得以贯之。内中存一“提”一“拔”一“牵引”。如运笔泼墨,细微小节处,须凝神静气,不敢草率。行拳能举轻若重,摸手则举重若轻。所谓“瘦无纤弱”者也;
一呼应一牵引,倘以对手的半个阴阳圈相合,即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太极阴阳图。而在行拳走架时,还只是半个“8”字。此时为己身阴阳生息之机,当刻刻留意。稍有不慎,或过或不及。阴极而阳生,阳极而阴滋。两脚的虚实、两手的走化全系于此机的把握。书法至此,常用“按”、“颤”法,笔锋铺开,或“按”或“颤”,复以中锋行笔,方能入木三分,力透纸背。拳势至此,须松开两肩、两胯里根,自然沉着,拳势也流连无涩。所谓“其流自畅,其势则疾”者也;
拳势自梢节而起,中节相随,至转沉引化,“合”成破竹之势。转合之间,内含一迎一送。“迎来送往”须与对手节拍相合,方不失人情世故;又不能庸落世俗客套,方显待客之道。所谓“牵动四两拨千斤”者,关键在于要恰如其分的牵动对手的四两劲。不足“四两”,则待客不周,难以牵动对手;过于盛情,对手长驱直入,反客为主,也难以承当东道之宜。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也。拳势至此,根节自然成“追敌”之势,剩勇则留,莫作穷寇之追。对待穷寇,兵书有“黄金铺道”,讲的就是送客之理。书法至此,则有“顿”“挫”用笔,藏锋逆收,所谓“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者也。
拳势有“起承转合”,拙中藏巧,巧中又寓拙,便无赳赳武夫气,书卷味飘然逸出。
二水案:“逢转必沉”,阐述了拳势在“起承转合”过程中,“转”的要义。曹树伟师对此多有发微处。武式说拳喜谈“起承转合”,开借艺说拳之先河,然其义仅概指招式的完整性。后至郝为桢,演变为“起承开合”,始涉劲路态势递变。二水不揣浅陋,旨在说明拳势的“起承转合”以及四个阶段中各不相同的要求。
18、美人手
郑曼青先生以“美人手”喻太极之手。先生以“五绝老人”著称台湾。他的画便是其中一绝。先生善画唐朝仕女图,几可乱真。(据说,美国一些博物馆或私家藏品中,许些唐朝作品就出自郑曼青先生之手。后来,美国人有被愚弄的意思,也从此不欢迎郑曼青先生访美。)
“美人手”大概是指唐朝仕女图中仕女的手部特征。很难作准确的描述,多看看国画中的仕女图,或有所悟。二水理解为:手心、手背宜分开,所谓“含胸拔背”者,手心是“胸”,手背便是“背”。手心有些须内涵意,手背有些须达于指梢的感觉。
要做好这一点,必须将劳宫穴松开,腕部也自然放松了。
二水案:二水在网上回答网友帖子,解释“美人手”一说,引起不少郑子门人的不满。据说,台湾的郑子门人,对郑先生的师承忌讳至深,几乎无人知晓郑先生从学叶大密师一节。当然触及郑先生制作唐人膺品一节,惟恐耻莫能遮的。二水以为,评价一个大师的拳艺,不以人毁文,也自不以人誉艺。这才是客观的、科学的态度。
19、鲜活流转,任运随缘
太极拳论从“一动无有不动”,发展到“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是一个质的飞跃。这一变动,旨在将“轻灵”作为运动纲领。力矫粘滞于空境,将太极拳推向了“灵机活趣”的境界。
武当杨式叶家拳更是注重这“轻灵”二字,将“灵机活趣”推向了极至。
“轻灵”不只是对步法的要求,也不只是对身法的要求。上下相随,左右相连,全身便完整一气,了无挂碍。不留驻于圣境、不粘滞于悟境,而要从圣境、悟境里超越出来,展开现象界的一系列活动,生发出鲜活流转、任运随缘的天机活趣。看重鲜活永动的生命之流,知空而不住空,从空境灵境中返身下来,将一己之我转化为宇宙之我,将“满目青山起白云”作为家风,随缘任运,洒脱无拘,使个体的生命与宇宙生命合而为一,时间与空间矪成一体,至真至美,无拘无束。所谓“天人合一”者也。
“秋来黄叶落,春到便开花。”这便忘却了一己之小我,体现了至大至全的我,因而也具备至醇至美的道。至此,既有宁静淡远,繁华落尽的静谧之美,又有鸢飞鱼跃,生机勃发的流动之美。鲜活流转、开合洒脱。
只要任运随缘,开放心怀,即可尽情品味拳艺拳道:
“孤峰迥秀,不挂烟萝。片月行空,白云自在。”何等孤高峻洁!
拳至此般境界,有了“树带沧浪色,山横一抹青” 的宁静恬寂,也有“山峻水流急,三冬发异花”的溢彩流光,有“日出连山,月圆当户”的灿烂光华,也有“随处得自在” 的随缘任运。
“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也便具有“来时无一物,去亦任从伊”的从容自在。弥漫着洒脱无拘的主体性,高蹈着自由骏发的意志。
二水案:何基洪师常说,太极拳论从 “一动无有不动”,发展到“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是杨家的贡献。此说有待考究。然杨镜湖老先生“轻则灵,灵则动,动则变,变则化。”一则,从根本上确立了“轻灵”作为太极拳的运动纲领。此篇权作《轻灵赋》,一粲
20、丹田种种
针灸学上的丹田,指腹部脐下的阴交、气海、石门、关元。四个穴位都别名丹田。
气功家认为,丹田有上丹田、中丹田和下丹田。上丹田叫“泥丸”,在头顶百会穴,有的说在两眉间印堂穴。中丹田叫“绛宫”,在胸部膻中穴。下丹田在脐下小腹部相当大的一块体积,包括关元、气海、神阙、命门等穴位。还有人认为丹田在脐上,又称“祖窍”。也有人说巨阙穴为中丹田,又名“灵台”。下丹田为 “涌泉”。其说不一。
古人认为丹田是滋养全身的重要部位,故有“无火能使百体皆温,无水能使脏腑皆润,关系全身性命,此中一线不绝,则生命不亡”的说法。
上丹田在督脉的循行路上,属阳,是阳气集中的地方,是藏神之所,主管意识活动。是练功入静的主要部位。上丹田的作用是锻炼神经系统,控制自己的意识,通过调节、增强神经中枢,抑制整体代谢机能,从而发挥贮能性效应。中丹田在胸部,意守中丹田,但容易引起胸闷,要慎重使用。 下丹田,是练功诱导得气的主要部位,其作用是锻炼体液系统,激发体内的能量物质,通过调节、充实体液循环,提高整体代谢机能,从而发挥激能性效应。这对充实下元,防止早衰,延年益寿起重要作用。
下丹田的座标所在是:横座标线为脐与命门联线。纵座标线为百会和涌泉连线。脐后约一寸三分处,前三后七之地,此为两线交结点。正如《丹经》所云:“前对脐轮后对肾,中间有个黄金鼎。”《脉望》亦云“丹田在脐下一寸三分处,盖仰面而取之也。”
了解了道家传统升汞(轻粉)的提炼过程,就容易明白这个道理。轻粉以水银为母材,注水银入坩锅中,坩锅口复一底部粗糙的陶碗,四周以泥封固,坩锅下加以武文二火,反复烹炼,锅内水银升华。精华凝结于陶碗底部,结霜为粉,可入药、可养颜。此为外丹。喻之人体,则会阴为炉,耻骨上小腹区为坩锅,盆骨构形,犹似半边锅状,《丹经》云:“半边锅里煮江山”,即指此意。脐后一寸三分处的神气穴,拟似复于坩锅之上的陶碗粗底部,鼎者,顶也。此字的偕音何其玄妙!此处乃精气神精华凝结之所在,下丹田的秘密就在于此。此为内丹。
丹田这一名称,一方面是因为脐腹腰圆周走向之带脉,构成田字之外廓,而中脉与脐和命门之连线构成十字,其状似汉字“田”字,故名丹田。
二水案:此文根据网上资料编撰。种种说法,有助于不同层次练功者的理解。丹田,古人称之为结丹之地,也称筑基,田者,基也。基,灶也。既筑基,方能炼丹。具体练法,可以参见“松腰落胯”、“含胸拔背”、“虚灵顶劲”三则。